袁绍哪里肯舍?
趁势命骑兵杀出,步兵跟上,驱兵掩杀过去。
此战,河北军大胜了一场。
曹操、刘备各自收兵退回了官渡。
好在此次作战,仅是为了试探袁绍实力。
所以曹刘这边虽损失了些人马,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相反,
通过此战,也使曹刘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集团军正面作战,河南军是真的干不赢河北军。
他们只能像之前那样单抓颜良、文丑这种落单或冒进的部队。
总结一下原因,
河北军的质量总体虽不如河南军,但不代表没有精锐之士。
比如今天大发神威的先登营。
当河北军利用人数优势,打大规模作战时,便能够弥补单兵战斗力不足的缺点。
同时,袁绍本人的临阵指挥才能,也是袁营里最好的。
河南军作为弱势方,如果曹操、刘备不能第一时间抓到袁绍犯错,就很难在正面战场占到河北军的便宜。
战场上本就是比谁先犯错。
袁绍今天发挥的很好,所以带走了胜利。
曹操、刘备今日虽败了一场,但并未受到打击。
失败乃成功之母,今日之败,让两人明白接下来该采取何种战术了。
“传令下去,各部将校,各守各营,不得出战。”
曹操、刘备几乎是同时下令,命各级将士严守营寨,不与袁军交战。
又询问谋主李翊,这做法是否妥当。
“袁军正面难敌,坚守不战,最合时宜。”
李翊也支持以守待攻的战术。
今日他之所以没有反对曹刘主动出击,是因为他也想看看正面作战,河南军能不能击败河北军。
如果能击败,那官渡之战很快就能够结束。
但事实证明,
袁绍能走到今天,如果没有雄才大略及一批精锐猛士,是不可能成为天下第一诸侯的。
当曹操、刘备、李翊三人意见一拍即合,一致决定坚守不战时。
官渡之战,注定要成为一场拉锯战了。
现如今是,
公元200年,二月初。
袁绍今日胜了一场,成功提振了近日来河北军萎靡不振的士气。
“……咳咳。”
袁绍回到营中,疲惫不堪地坐在了榻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