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率先说道:
“主公,关于袁氏二女,我已安置妥当。”
“可先使人送回下邳去。”
刘备却满不在乎,挥了挥手,说:
“此间当着众公卿的面,不聊这个。”
“子玉你来的正好,适才我们还在讨论你呢。”
讨论我?
李翊眉梢一挑,问:
“讨论我什么?”
一人笑呵呵地起身,说道:
“刘将军在讨论该给先生表奏何等官职。”
唔……
李翊先拱手问,“足下是?”
“呵呵,陈地袁涣见过李先生。”
袁涣拱手一揖,向李翊见礼。
“原来足下便是袁曜卿,久仰大名。”
刘备一生中只为两个人举过茂才,一个袁谭,另一个便是袁涣。
这二人虽然都姓袁,但来自不同的地域。
豫州有两大袁氏,一个便是赫赫有名的汝南四世三公袁氏,另一个便是后来除国治郡的陈郡袁氏。
严格意义上讲,陈郡袁氏才是主脉,汝南袁氏都是从陈郡迁徙过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袁术称帝时,会喊出“袁姓出陈”的口号。
在魏晋时期,陈郡袁氏成为了当时顶级门阀。
不过在汉末,陈郡袁氏虽为主脉,却还比不上汝南袁氏。
历史上刘备为袁谭举茂才,是为了交好袁绍。
而给袁涣举茂才,是因为当时他在小沛当豫州刺史。
借着袁涣的家族背景,来展现自己求贤若渴,希望天下英才能投到他的麾下来。
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在袁术手下用事。
现在袁术覆灭,自然投到了自己举主的刘备麾下。
大堂之内,坐满了袁术的旧臣,尤以袁涣为首席,最受刘备青睐。
李翊暗想袁涣被刘备如此重视,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旧时情谊,更是看重袁涣的出身。
袁涣的父亲袁滂现在就在朝中任执金吾。
他们家族,活跃于政坛数百年,直到唐朝时期,都还身居要职。
基于这个身份,刘备也得拉拢好他。
“些许薄名不值一提,倒是李先生你,才是真正的名震江淮。”
袁涣哈哈大笑起来,“大伙儿适才都在讨论你,说你有凌云万丈之才。”
“今日我等总算是见着真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