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所以她想得到想要的人才,就必须得提高识字率,不论男女。
在某些领域,女孩子的创造力一点也不弱于男子,两面开花,才能最大的培养所需的人才。
胡源洁微微一叹,道:“洪武初期,天下百废待兴,当时太祖皇帝恨不得天下百姓都识文断字,都为国效力,所以命地方广开社学,但财政困难,官员懈怠,大部分社学衰败,只有少部分因为建立初期由当地官府和士绅合作购买了永久地产,所以能够延续至今。”
潘筠问:“现在每年拨给社学的款项有多少?”
所谓社学,就是在国子学和郡学,即府学、州学和县学之外的学堂,主要做基层启蒙,主要设在县、乡和村庄里。
胡源洁顿了顿后摇头:“现在礼部崇学的资金主要拨给国子学、府学、州学和县学,各级生员皆免除学费,还要给廪生廪粮,考生上京赶考的路费花销,地方负责一部分,礼部要负担一部分,国库艰难,哪里能抽出钱来给到社学?”
“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基础教育啊。”潘筠皱眉。
听胡源洁所言,每年给到各级学府的钱,竟是从高到底。
国子学、府学、州学和县学,可是,分明是越低级的学府才更需要资金扶持。
潘筠目光炯炯的盯着胡源洁道:“胡大人,我们得搞基础教育,把社学重新搞起来吧?”
胡源洁头疼的扶额:“奈何没钱啊~~”
潘筠握住他的手,热情的注视他:“我相信大人一定可以的,只要肯用功,这世上没什么不可以!”
另一个时空,清末的识字率尚在此时的明之下,在抗日、解放战争,一连串的战争之中,小学、扫盲班……
就算三四十岁了,太祖也能把人拉到学堂里脱盲,在脱盲的过程中还能学到许多常规知识,现在为什么不行?
潘筠摇了摇胡源洁的手:“有志者事竟成!”
胡源洁看着被握住的手,再看一眼双眼发亮的潘筠,不由笑道:“国师还是先找吏部解决了冗员的事吧?”
潘筠冲他眨眼:“这难道不是一个好主意吗?两件事,完全可以合成一件事来解决。”
胡源洁脸上的笑容慢慢落下,渐渐严肃起来。
俩人在屋内密谈许久,潘筠直到橘红色的夕阳铺满墙壁才从公房里出来离开。
胡源洁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直到天色昏沉,屋里暗下,外面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