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填补空缺。”
大明冗员严重,同时,很多岗位又缺少人才。
比如,去年一战,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就损失过半,到现在都没填补起来。
这一下为调查军务把人派出去,京中留下的全是南镇抚司的人。
偏南镇抚司里大多是吃白饭的二世祖或是被排挤过去的,除了招摇过市,没太多的本事。
皇后耿直,早看不惯他们了。
但因为他们背后牵扯甚多,皇帝也不好裁员,若是调用,现在手上也没其他人可用。
皇后的建议就让皇帝很心动。
“朕和于阁老商议过后再定。”
于谦对军中大比武选纳人才没意见,但对皇帝招纳勋贵子弟为锦衣卫有意见,这岂不是在扩招吗?
锦衣卫行事狠辣,时常触犯律法,很不好管理。
于谦就找借口拒绝了。
其他内阁大臣自然也不愿意北镇抚司继续做大。
先帝在时,南北镇抚司在王振的扶持下监视百官,说是监视,其实就是为一己私利胡乱构陷,去年亲征之战,王振死了,北镇抚司的人也死去大半,怎么可能让它重新壮大?
文官们全都拒绝。
武将们刚被压制,秉持着文官们拒绝的,他们就要支持的理念,大半武将都在朝中声援皇帝。
而且,皇帝说了,锦衣卫招新会优先武将和勋贵子弟。
他们更加支持了。
吵了几次,因为皇帝很坚持,为此不惜从私库出钱选拔,竟是不要国库出钱,文官们也就拒绝不了了。
于是,朝中迅速定了军中大比武和锦衣卫大选拔的时间。
军中大比武,是先地方比试,从中选优选强,再送到军中来进行最后的大比武。
最后不仅要考骑射武艺,还要考兵书,甚至实际作战,需要的时间不短,兵部算了一下时间,现在开始,大约十月份可以在京中进行大比武。
他们便请钦天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十月十八,军中大比武决赛。
倒是锦衣卫选拔很简单。
恰逢万寿节在即,不久又是中秋和恩科秋闱,为了给皇帝贺寿,朝廷便决定锦衣卫选拔初试定在八月初一,万寿节那日则进行决赛。
正好,给前来贺寿观礼的藩属国们看一看大明国威。
皇帝一声令下,朝廷迅速运作起来,闹哄哄一片热闹,让很多人忘记了奉命出京的六支队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