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从未涉足过造船,只要了解了其中问题,也能造。
但是,他有时间吗?
潘筠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泉州大风刚过,正巧宋大林和王小井他们回乡探亲,没有一两月回不来,你就放一放手上的活,专注造船又如何?”
王璁垂眸思考片刻后道:“行,我留下。”
潘筠满意,拉着他去和工匠们见面。
听潘筠说,要留下王璁监督他们造船,渔民们都不太高兴,老匠道:“道长是不信我们?”
潘筠指着王璁道:“他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于造器上,大家有不懂的可以问他。”
老匠冷笑一声,看向王璁:“最简单的,你懂榫卯吗?”
王璁看了他一眼,默默地拿起刀和一旁的木条,当着他们的面削起来,一个时辰之后,他用削好的木条当着他们的面组出了一艘船的模型,没有花费一颗钉子,全是榫卯。
老匠在他削到一半前就顺服了,但见他竟然不用尺子,也不量,直接就削木条,又用木条组成一艘船,惊叹不已。
他看着王璁的目光闪闪发光,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道:“王兄弟,你这天赋利害啊,我此生就见过两个不用尺量,光靠眼力能就能做出模型的人,你就是第二个,而第一个,现在已经是工部左侍郎了。”
潘筠:“蒯祥?”
老匠眼睛闪亮,连连点头:“正是他,他的榫卯工艺才是一绝,他可以建出不需一颗钉子的屋顶,就那种大殿屋顶,全用榫卯,却能在震中保持稳定,不会坍塌。”
王璁连忙摇手道:“我哪里比得上他?不过,基本的工匠手艺我还是会的,加上这三本书,今后我们多加交流吧。”
老匠立即应下。
渔民们以他为主,既然他说王璁厉害,那王璁就是厉害的,大家立刻上前将王璁围在中间,对他的加入表示热情欢迎。
又安排了一个师侄,潘筠心满意足的离开,回泉州去找妙真三人。
他们的义诊也收尾了。
随着朝廷的赈灾物资陆续到达,受灾地区在官府和百姓们的共同努力下慢慢恢复了生产。
淤泥被清出,房屋和街道恢复干净,街上人很少,大多数百姓都下地去忙庄稼了。
这一次,潘筠不打算飞回京城,而是和妙真他们一起从南到北,靠一辆马车,两条腿行走。
用她的话说是:“在天上飞久了,得接一下地气,我们修道,而道在人身上,不能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