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皇后看见了,立即抱住她的手道:“皇嫂莫非知道?”
钱皇后脸微红,声音微小地道:“我只是想起幼时跟着父亲去军营里看工匠们打箭头,他们一打一装很是费力,后来父亲将他们分工,十七人专司打箭头,三人专司组装,明明都是二十人,分工之后效率却提高了三分之一,很是不可思议。”
潘筠:“专人专司,不仅节省了换手的时间,动作也更加熟练。”
汪皇后当即道:“好,那我们的纺织作坊便也分工,专人专司。”
钱皇后见汪皇后一脸兴奋,有些迟疑道:“先祖有令,皇室不得与民争利,我们这样,怕是群臣有意见。”
潘筠亦点头:“是极,所以我们要提前把他们的嘴巴堵上。”
汪皇后皱眉:“这怎么堵?我们建纺织作坊是为了安顿出宫的宫女,又不为争利。”
钱皇后:“作坊既然开起来了,便一定要赚钱,否则不也是浪费国家钱财吗?而赚钱,就一定涉及争夺民财。”
潘筠拢手道:“不想赚钱的作坊不是好作坊,对作坊里的工人也很不利,但赚的钱若用于民,百官便不能再说娘娘在与民争利了。”
两位皇后对视一眼,都觉得潘筠说得有道理。
“那这钱要怎么用之于民?”
看着两位年轻的皇后,潘筠叹息一声。
她们皆非权贵豪奢之家出身,所以她们皆疼惜平民,怜贫惜弱,大明的皇后都极重名声,每个女孩子都有一颗做贤后的心。
因为她们的前辈做得太好了,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每一个都是可以名垂千古的贤后。
但她们也家境富裕,虽见过民生,却不知民生有多疾苦。
用之于民的慈善事业,不管多少钱都不够。
汪皇后刚刚做皇后,钱皇后也没当几年皇后,她们所知道的慈善事业就是给慈幼院捐钱捐衣捐粮,却不知,好的慈善事业是可持续发展,是授人以渔。
潘筠道:“既然钱是从纺织作坊的女工们身上赚的,那便用于天下的女子和孩子吧。”
潘筠提了好几个建议,比如待纺织作坊赚钱之后,两位皇后可以在京城办一个纺织学院,专门教贫困的女孩子们纺织;
“有了谋生的手段,将来不论沦落到哪里,她们都能生存。”潘筠道:“两位娘娘是国母,父母之爱子,莫过于此了。”
两位皇后被潘筠说得心潮澎湃起来:“我们是他们的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