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大炮还没造出来,倒是造出来一个风力水车,改良了一下犁和各种农具。
大明的犁已是曲辕犁,但潘筠觉得它还可以更省力,更深挖,所以小小地改了一些数据,比如犁壁和犁铧的弧度稍作修改,犁铧会根据不同的耕作需求做成不同的三角形。
比如北方,因为土地干旱,土质偏硬,会做成四十五度夹角的三角形,南方因为土质较松,可以做成六十度三角形。
风力水车也很管用,他们在京郊做了试验。
北方风大,风一吹,扇叶转动,水车就咕噜噜转起来,带着河水上扬,一个晚上过去,能浇灌近百亩田。
工部的人很兴奋,司农寺的人也很兴奋,但也只是一下,大家很快叹气起来。
潘筠不由问道:“叹什么气?”
“国师有所不知,工具虽研发出来,但要用到民间,还需各地县衙推广,但……”
“但有的尽心,有的不尽心,工部和司农寺每年给到各地的农具不少,能被使用的,不过七十之数,而其中用在普通百姓身上的,又不过半数而已。”
潘筠:“就是总数的三成五呗,那剩下的他们拿去干嘛了?”
“有三成丢在库房里染尘,还有三成五则是县官自用或是被士绅地主低价拿去,普通百姓别说用,怕是连听都没听说过。”
那怎么行,她还想着他们赶紧把产量提高,再提高劳动效率,把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全国跑步进入科技社会,她好享受生活,怎么能败在一群不作为的县官手上?
潘筠就抱着一把图纸坐在于谦下班必经的宫道上叹气。
于谦早看见她了,目不斜视地从她身边经过。
潘筠叹息一声。
于谦都走出七八步了,还是没忍住一顿,沉默片刻,还是转身走了回来,在她面前站定。
潘筠微笑抬头,指着对面的石头道:“于大人请坐。”
于谦看了眼摆在地上的石头,觉得有点眼熟,问道:“这石头……”
“随手从宫里搬出来的,我觉得很好坐。”
于谦嘴角微颤,说不出话来,默默地在她对面坐下。
他看了一眼她手上的图纸,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民生。”
于谦微微蹙眉,伸手接过图纸认真地翻看起来。
他不是悬浮的人,一看便知这上面都是作用于农事的工具。
他惊讶的看向潘筠:“国师不是在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