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包包和衣服鞋子都是奢侈品,但那些毕竟她喜欢,而且能用上。
地摊摆的那些产自上周标注出自西周的青铜器皿还是算了,划一下都怕破伤风,她真要对这些感兴趣,找时间拜托老唐和康斯坦丁帮忙订制几件。
堂堂青铜与火之王,别说鼎和觚了,就是高达和初代机也能造出来。
除此之外,一些好看的字画挂饰首饰啥的,只要她喜欢,路明非也都由着。
一路走来的流程基本是绘梨衣停在摊贩前盯着看上眼的“宝贝”,摊主滔滔不绝给漂亮小姑娘科普胡编乱造的历史典故,然后拐弯抹角让男朋友出钱买下送给她,路明非问价砍价然后掏钱。
就比如现在,绘梨衣蹲在一个地摊前,拿起一支鎏金点翠簪子仔细端详,簪头嵌着的“翡翠”在光线下泛起青岛珠江和雪花混合质感的绿芒。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见状立即堆起笑容:“小姑娘好眼光!这可是慈禧太后晚年最爱的簪子,您瞧这水头,这雕工……”
绘梨衣听不太懂这些专业术语,只能仰起脸看路明非,瞳孔里盛满纯粹的欢喜,显然很中意这支簪子。
“多少钱?”路明非打断摊主的滔滔不绝。
“看二位是有缘人,八千八图个吉利!”摊主比了个手势晃了三晃,表示自己这是良心价。
绘梨衣闻言,毫不犹豫打开包包,准备掏出源稚生给她准备的国内银行卡刷卡买单。
路明非赶紧按住她的手,冲摊主道:“八十。”
“小哥您这砍价也太狠了,这可是皇太后戴过的……”摊主咋舌,说好的年轻人好忽悠呢,这一下直接给他打骨折了。
“这是慈禧在义乌赶工磨出来的玻璃吧。”路明似笑非笑地挑眉,“八十八,不行就算了。”
“成交!”摊主咬牙应下,“也就是看咱们有缘,今天又是开门第一单,换了别人我可不卖……”
唧唧歪歪喋喋不休,能赚八千七百八的只赚了六十八,血亏。
少女却不理会,只顾举着簪子对阳光比划,而后将之交到路明非手上,让他帮自己戴上。
少女戴着蝴蝶结,配个发簪倒也不算突兀,路明非给她戴上,还挺好看。
他们一路买过去,绘梨衣分不清景德镇高仿和真正的官窑瓷,看不透做旧的铜器和真正的青铜古物,但她总能精准发现所有亮闪闪、色彩鲜艳或者造型别致的东西。
越往街深处走,绘梨衣越发放飞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