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荣幸之至……
【紫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接待工作,从这一刻开始,便如同一部精密而庞大的机器,开始了日夜不停地轰鸣运转。
一列列专车,则如同在这部庞大机器内部奔流不息的动脉血管。它们沿着固定的轨道,不知疲倦地将来自天南地北、形形色色的人们,如同携带的血细胞一般,送达这片被紫色云雾笼罩的山脉。
又在完成一次匆匆忙忙的参观学习之后,将他们再送回各自的生活轨道。
嗯,刚好,这血液通道中携带的,有些是红细胞,有些是白细胞……
尽管“爱国”游览线已经轰轰烈烈的转了起来,但是自从网络舆论上看,对于这场活动的各种奇奇怪怪嘲讽,那是有增无减,甚至日益癫狂。
《一场走马观花的狂欢》
《来自威权政府的服从度测试》
《指鹿为马?不,你说啥就是啥!》
《在这场所谓的受教育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独立思考何在?自由意志何在?》
……
说实话,只看这些文章的题目,就和那些喜欢耸人听闻的自媒体标题党截然不同,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知识的气息。
尤其是当这些自诩为精英的知识分子们,致力于把他们的思想和主张,用看似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向普罗大众的时候,他们俨然就成为了公共领域里“理性”与“良知”的化身。
过去几十年他们之所以能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夹私货的艺术水平比较高。
比如,他们会巧妙地将一个人类共有的劣性习惯,通过话术引导和归因,包装成东夏国独有的、根植于制度的缺陷;
反过来,又将某些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美好闪光点,刻意描绘成源自所谓外国体制的丰硕成果。
再比如,在文章中含沙射影,在银幕上指桑骂槐。
再再比如,恰到好处地掺杂一些真真假假、难以立刻辨明的谣言,辅以痛心疾首的表情和大声疾呼的姿态,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举世皆醉我独醒,众人俱暗我自明”的悲壮感。
最后,一群水军点赞评论转发,完成舆论塑造。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信息的整体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普通人能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现实案例越来越多,他们那套移花接木的骗术,不那么容易生效了。紫云爱国主义教育行动,无疑给它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表演舞台。
表演归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