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仁不让,被交给了实力最强的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由科学院郑远航院士亲自带队,准备对生命之树种子展开全方位的研究。
拿到这个传说中的神奇种子,研究所当然舍不得做破坏性研究,所以,先围绕着种子周围的能量场强度,灵力气息变化,各种大小仪器仔仔细细的测了几回。
等忙完了初步的资料记录,都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郑远航院士对数据显然不是很满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老专家准备在研究所实的休息室对付一晚,明天一早接着测。
结果,身心俱疲,操劳了一天的老教授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来的是自己的十三号弟子,助理研究员余素淮。
很多老教授都有一个特别的门生,他或许资质平平,也没有多少背景,在一众天之骄子之中常常是最不起眼的那个,性格上甚至有些木讷和愚钝。
但只有这样的孩子,会在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弟子们振翅高飞的时候,默默留在老师身边,做着枯燥繁复的基础工作,做记录,打下手,准备器材、处理杂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一如孔门中“参也鲁”的曾参,所做的最大贡献是记录下了“子曰”,或者佛陀座下“执于多闻”的阿难,提笔总是一字不改的“如是我闻”。
说直白点就是——我老师这么说的!
余素淮就是这样的学生,操作手册上有步骤的,按操作手册执行,操作手册上没写过的突发事件,报告老师。
老院士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来,摸出眼镜戴上,看到是这个学生,也颇有些无奈。
“说吧,什么事?就不能让我多休息……”
“老师,老师你看,它活了,它刚刚爬出来了!”
余素淮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把手中平板的屏幕递到郑院士面前,手指指向被放大的画面中的一抹微绿。
“什么?!你说什么活了?!”郑院士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画面来自实验室内密密麻麻的摄像头网络中的一个。
按照安全条例,当核心实验室进入无人的休眠状态后,任何在非动物控制区域内出现的移动物体,都会瞬间激活监控系统的动态捕捉警报。
万一哪里跑出来一只昆虫污染了培养皿呢!
所以,当实验室内发生变故的时候,余素淮连滚带爬的敲响了老院士的房门。
郑远航摘下眼镜揉了揉,又戴上,眼镜都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