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切入话题。
“我的思路就是从物流产业基地出发的,那天听您说了重庆的长江上游经济带交通规划,我认为是个很好的切入口,尤其是接下来我们还要引资进物流产业基地,所以我开始调研这个问题,我逐渐发现,重庆的交通规划,离不开四川。”
“嗯。”黄领导来了点兴趣,坐到沙发上。
蔡志坚准备出门去安排人倒茶,陈学兵却拦住了他。
“这个问题还要到我们的政策规划办公室聊,我们收集的政策资料都在那儿,就在旁边,黄领导请移步。”
黄领导有点发懵。
政策规划办公室?
你一个民营企业,还搞这个部门?
但他的兴趣也愈发足了,起身跟着陈学兵挪步。
安静的办公室,其实就一张会议桌,说会议室更为合适。
桌上横七竖八摆满了资料,里面七八个人,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敲打着键盘。
见陈学兵进来,纷纷起身。
“董事长好!”
“董事长!”
陈学兵摆了摆手:“成渝经济带的资料呢?给我一份。”
后面进来的黄领导听到这个词,脸上浮过了然的神色,摇头笑道:“这是我前两年才经手的工作,你给我看资料干什么?直接说就行了。”
“成渝经济带”这个说法自2003年始,是中科院一位专家提出来的,意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补充。
核心是要在未来5至10年内,构建以成渝两大都市为中心、各级中心城市相互联系和合作的中国西部最大的双核城市群,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最大战略支撑点。
后面几年,逐步纳入研究范围。
两地目前正在筹划,于明年签署一项全方位的合作协议,把双城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划定,搞基础设施共建,市场体系一体化,产业协同分工,生态联合治理,构建“成渝一小时经济圈”。
说白了,东部都在搞圈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形成了人才和资金的虹吸效应,作为西部核心城市的重庆甚是乏力,做了个“长江上游经济带”也响应者寥寥,于是想拉上西南唯一搭得上手的成都也来搞个圈,形成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增强吸引力。
四川自视西部老大,倒是也有此意。
而且大家的私心也都差不多:各自的弱项互相弥补,让强势产业也形成竞争活力,像上世纪的珠三角一般,在剧烈的竞争中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