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华人圈,构成相对复杂。
除了早年居留在此创业的华裔后代群体之外,还有二战时期,日本从华夏掳掠来的劳工,以及战后来自东南亚地区和港台地区的华裔新移民。
从八十年代开始,日本为提高国际地位补充劳动力,又增加了来共和国的研修生和留学生。
以至于进入九十年代,在日华人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所有外来群体中的第一群体。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群体也必然良莠不一,甚至精神层面都没办法达成一致。
有人仇日,就有人媚日。
有人心心念念不忘华夏大地,以自己血统为荣。
有人则会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是日本人,巴不得与过去的一切贫寒落魄割裂。
对于宁卫民来说,其实对待这个群体里大多数人,他都可以很准确的掌握亲疏远近的
尺度。
但凡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认同华夏文化的,他会统统报以善意,尽量予以帮助。
如果不是,连自己血统都不认可,那他只会给与鄙夷和远离。
这一点是他的原则,也是他底线。
哪怕是对待来自京城的老乡,他也是如此的一个标准。
在宁卫民的三观里,来日本求学可以,打工可以,赚日本人的钱或者娶日本人当老婆,甚至长期定居在此都可以。
他认为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想要改善自己生活处境,努力追求个人幸福,无可厚非。
但对于那种来了日本之后,就开始慕强,认为日本人比华夏同胞更尊贵的,尤其想方设法都要变成日本人,加入日本国籍的。
对不起,他会统统拉黑取关,拒绝承认对方还是自己同胞。
即使已经加入互助会的,也会被他一脚踢出,取消对方会员资格,从此划分界限。
千万不要说什么换了国籍也是华夏人,那是扯淡。
难道变成了日本人,还会给共和国缴税吗?
何况生在和平时代的人又没有受到战争裹挟,仅仅就为了自己的稍微过得好一点,连国籍都能轻易舍弃的人,这不是见利忘义又是什么?
至于那种真正的汉奸和叛徒,当然就更会被宁卫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就比如1988年赴日本留学的石平,因为这家伙实在是未来太过有名的大汉奸。
宁卫民从发现这个家伙在日就读,并且递交了加入互助会申请的那天起,他没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