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薪水,那也是心甘情愿的了。
…………
这一天,孙五福和李小江也来这里凑热闹。
不过他们除了送来花环作为道贺的嘉宾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作为有裙带关系兄弟企业,跑到这儿来蹭客流量的。
自打店门一开门迎客,他们俩就跟哼哈二将似的,跑到了店门前的过道上,开始给经过的客人发传单。
他们就是要借着大刀物产和大刀屋开业的热度,顺带着为自己的企业拓展一下业务。
但最绝的,就是他们俩人在分发对象的选择上泾渭分明,口号也是喊着两种不同的语言。
孙五福针对的只是日本人,他高喊日语。
“大刀产业,为您带走垃圾与烦恼!一个电话,上门收取!大刀产业,送您更多的空间与洁净!免费回收,随时响应……”
而李小江的对象却只有华人,他只喊汉语,“赴日留学、打工手续一条龙服务,负责介绍语言学校和安排低价食宿。只收三十五万日元。各位同胞,有亲戚朋友也要来日本的,了解一下啊。本人是互助会成员,老乡不骗老乡,承诺长期有效……”
就这样,两个人比赛似的站在店门口的两个方向,边喊边散发自己的传单。
特别为了互不相扰,他们还颇有默契的保持着你来我往的节奏。
几乎是你喊一句,我再喊一句,以免相互影响。
但也因为如此,他们的举动反而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戏剧效果。
如果是日语汉语都精通的人,自然知道他们是在互相礼让,个喊个的。
但要是只会一种语言的人,看着他们,一定会误会这是一个日本人,一个华夏人,在互相拆台呢。
好在越是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就越是容易散发传单,他们不一会儿就发出去了一大迭,倒是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而且也是因为这样,倒是意外的让李小江又遇到了几个熟人。
“李同志,这个日本人他是故意挑衅你吗?需要我们帮忙吗?”
眼瞅着中午快要过去了,李小江正要邀请孙五福一起去吃午饭,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就愣住了——对面站着的是竟然是十几天前,他在成田机场门口遇到兵救助过的王秀莲和阿明。
他们两人手里的购物袋都快提不动了,大包小包买了不少的东西。
李小江愣了一下,随即便笑着迎上去。
“哎,你们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