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费2000万米刀,从千禧年代唱片公司结算来的《短发》版税4900多万港币,外加《神话》的片酬500万米刀,但最近没少花,光房子都买了四套,花了小四千万港币,外加其它一些自己大手大脚的开支,以及补给张爱嘉和葛福红的经纪人抽成,没记错的话,应该也就还剩下个8000万米刀左右了——本来算是私房钱,但关键时候,也能砸出去。
大概83亿港币左右能拿出来的钱!
即便是按照汇丰银行给出的75亿的报价,接下那笔恒生银行的股权,也没有丝毫问题了——可是,不行,买它容易,要撑着它熬过最少两年的困难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撑住它,就需要持续的输血,就必须要更多的钱!
能接受的报价上限是65亿港币!
呼……
恒生银行啊!
港港最大的本土银行!
一种很微妙的感觉——感觉上,恒生银行董事局主席的名头一挂,自己就是真的摇身一变,变成彻头彻尾的资本家了!
扭头看一眼怀里的女人,低头亲她一口。
想了想要打电话,但忽然又想到自己现在是待在一个今天刚第一次上床的女人家里,就又把要拨号的手指收回来了——明天,工作时间再打这个电话吧!
要跟领导提前透个气,至少是报备一下。
最好能透过领导那边,跟港港这边的中银联系上——关键时刻,这才是整个港港的定海神针,也毫无疑问能在最关键时刻,托得住自己的底!
当然,真到了要向中银求救的时候,自己的统战价值就直接先跌一半了!
嗯,打个招呼,预作铺垫而已,大概率用不上的!
宁可丢掉这个机会,也不能丢了统战价值啊!
赚钱的机会,后面还比比皆是,而统战价值,却是后续赚更多钱的基础!
再说了,中银的位置其实比汇丰更尴尬,汇丰立足港港多年来,基本上不敢真的吞并任何一家小银行,机会再好,拿到手里经管几年,也要卖掉,就是怕丢掉港港民间的好评,而在这方面,中银甚至要远比汇丰更谨慎!
港人忌惮中银,尤甚于忌惮汇丰!
从八十年代就拿到了港币的发钞权,中银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时至今日,中银在港港的业务扩展,都也小心翼翼,唯恐招致民间和商界的恶评。
但关键时刻,特批给自己一笔贷款,应该就是没问题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