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已经算不得社会主流认知了。
甚至说句不夸张的话,二三十年后的国内,不要说你只是在音乐,或者电影这样的行当里拿了个什么国外的奖了,就连整个音乐行业、整个电影行业,乃至整个娱乐圈,都已经很有点人憎狗厌、不太为社会主流视线所关注了。
娱乐方式越来越趋多样,别说没能人,就算有能人,也已经再也无法获得九十年代到零几年的那种全社会瞩目的超级关注度了。
《热减辣滚肥烫》的推广视频,说什么励志,林见鹿上辈子刷到之后第一眼就恨不得赶紧划走,某人拿了威尼斯影后,内娱有人想吹,直接划走。
同理,看见单纯依那张脸,还不等视频博主开吹,也不等人家开唱,林见鹿就已经忍不了了,必须立刻划走——本质上就是已经对他们、对整个娱乐产业,都已经陷入了某种厌恶和轻蔑。压根儿就不想关注什么动态了。
反倒是一批陈年的老姜老蒜,他们那些已经老了却还没死的歌迷、影迷,对于他们的动态、歌喉、演技,依然愿意给一点关注——关注的也大约是自己的青春和回忆,而并不是真的对他们依然有多么热爱和追捧了。
然而,现在是1998年!
在1998年的当下,可不是那么回事。
在当下,外国的月亮,就还是特别圆的。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飞速,老百姓开始有钱了,开始有文化消费的需求了,于是,尽管盗版遍地,但是,各种畅销百万本的书涌现,各种文化名人涌现,港港明星被全民热捧,尽管看的是盗版的VCD,听的是盗版磁带,但热爱就真是热爱。
文化消费需求旺盛。
但是有一说一,百年屈辱史,外加经济的确是一直被人家吊打,这种物质层面的落后,使得国民们初初有了些财富积累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向外看——想出国、去天堂,想证明我们自己的文化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等等,大概都是同一种心理,要么试图融入先进,要么试图被先进认可。
一经认可,立刻肉身成圣。
就比如说,只要拿了欧洲电影三大奖的,就立刻晋升大师、甚至国师……
格莱美?
没听说过呀?什么是格莱美?
卧槽,阿美利加的最高音乐奖啊?全球第一?
那牛逼呀!
怪不得,那可是林见鹿啊!
这下行了,这个牛逼,也得让老外知道知道,咱中国人也有好歌,有人会写好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