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初入官场、或是虽在朝中却未真正触及核心的年轻官员,在感受到这股同仇敌忾的愤恨之余,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困惑。
他们所见所闻,似乎与长辈们那如临大敌的紧张有些出入。
于是,在家族的书房或私密的宴席间,便有那大胆的年轻人,向族中历经风雨的长辈提出了疑问。
“父亲,诸位叔父,”年轻人斟酌着词句,脸上带着真切的不解,“孩儿观之,诸位阿哥之间……关系似乎颇为融洽?
至少,在对待太子殿下这件事上,无论是大阿哥的焦急,四阿哥的沉稳,八阿哥的周全,还是其他几位阿哥的关切,都看得出是发自内心。
平日里,也常见他们兄弟一同骑射、论学,颇有几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模样。
为何此次……长辈们却如此紧张,仿佛太子殿下若有不测,天便会塌下来一般?
即便……即便真有万一,诸位阿哥皆是龙子凤孙,才华出众,难道就不能……延续这兄友弟恭的局面吗?”
被问话的族老,或许是某部的堂官,或许是早已致仕却余威犹存的老臣。
他们闻言,并未立刻斥责晚辈的天真,而是先沉默了片刻,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混合着追忆、感慨与深深忧虑的复杂神色。
他们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仿佛在组织语言,该如何向这未经世事的后辈,揭示那温情脉脉表象下的残酷现实。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尚书放下茶盏,目光锐利地看向提问的孙辈,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你所言,不错,亦不对。”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说诸位阿哥关系好,在乎太子殿下,这没错。
至少,在太子殿下安好的时候,这是事实。
但你看漏了最关键的一点——你所看到的‘兄友弟恭’、‘兄弟齐心’,其根基何在?”
不等年轻人回答,他便自问自答:“其根基,恰恰就在于太子殿下本人!
在于太子殿下不仅安好,而且能够、并且一直在有效地维系着这种平衡!”
另一位曾在内阁行走过的老臣接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太子殿下,自幼便由皇上亲自教导,其聪慧敏睿,远超常人。这且不说,难得的是其心胸与手腕。
你可知道,诸位阿哥年少时,也曾因琐事争执,甚至闹到皇上面前。
是谁在其中斡旋调停,既全了兄弟颜面,又化解了干戈?是太子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