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訚身为掌印内相,当然有听取奏章的资格和权力。
在大明的统治秩序中,各部、寺、司、局等衙门的主要官员,负责对各自权利范围内的公务拿出具体的处理办法。
内阁大学士拿到这些处理办法之后,进行大方向上的把控。权衡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对多部门参与的项目,进行协调和勾兑。
司礼监掌印太监则实际掌握着对全过程的审核权。
简单来说,陆訚的职权和六科对应。
内阁拿上来的票拟意见,陆訚觉得不合适的可以打回去,但是他没有直接制定政策的权力。
同样的,外朝的六科给事中也同样拥有将圣旨封驳的权力。
但是这都属于理论上。
一个位置的实际权力有多大,完全取决于上边放给他的权力,以及对他的制约有多大。
比如说某副千户,因为隶属关系在南京,平时根本没人管,直接爽的飞起。
想去山东去山东,想回北京回北京,念头不通达了还能跑江西一趟,把李梦阳打一顿。
六科虽然对上皇帝的时候有点牛逼,但是这个职位的婆婆太多了,他们能对皇帝硬气,对别人就硬气不起来了。
而且他们现在积攒的声望,终究有需要兑现的时候,到时候还不是去各个衙门当小老弟?
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六科给事中清高的起来?
可陆訚不但掌握着审核票拟的权力,还管着东、西厂、锦衣卫三大不讲理的暴力机构,而且他还有一项朱厚照都难以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在面对朝廷各项提案的时候,他可以任意妄为的否决提案。
因为他是太监,可以无耻,可以不要脸,也可以不怕天下人唾骂。
这样一个不被世俗定义,不接受道德绑架家伙,谁见了不头疼。
陆訚想要听奏疏,孙交只能当做朱厚在仍在上面,照常上奏。
“紫荆关、倒马关等处也上报说是缺少粮草,户部盘点之后,发现易州、唐县尚有收贮的折粮银没有上交,合计有三万四千余两。户部建议,将这笔银子先划拨各处,以备不时之需……”
陆訚看向杨廷和,“那内阁的意见呢?”
杨廷和沉吟道,“这各处关隘,遇到达虏侵袭的时候,就要闭关死守。现在不早做打算,提前分拨调派好,只怕事到临头,咱们想要处理,也有心无力了。”
“若是那时官兵困守,物资匮乏,军心不振,又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