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心中已经有了判断,奸臣必是同在山东的太监谷大用!
喜欢传黄谣的丘聚也有可能!
裴元沉着脸继续说道,“当初我南下的时候,曾经意外遇到霸州流贼的前锋马队袭扰。当时程雷响跟着我,他的父亲程知虎是淮上大豪,见识颇广。程雷响认出了其中一人,乃是德王的门客薛松奇。”
原本之前一直以为裴元是在诬陷德王的三人,都有些震惊了,“什么?德王真和霸州贼有勾结?”
裴元倒也不是那等指鹿为马的小人,当即坦诚道,“倒也不是。他让人参与此事,乃是为了吸引霸州贼攻击东昌府,使东昌府百姓流离失所,然后趁机侵占土地。”
三人听了,都觉得,这才合理嘛。
一个堂堂的大明藩王,和流贼勾结,很难有说服力啊。
就听裴元又道,“他看上的乃是东昌府中汉庶人的养马地。”
三人闻言,汗毛立刻竖了起来,失声问道,“谁的?”
裴元正色道,“汉庶人。”
作为了解山东省情,负责镇守山东的毕真,联想到裴元之前铺设的种种,竟然直接脱口道,“德王不是勾结反贼,他就是要造反啊!”
汉庶人,就是被废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作为永乐皇帝最勇猛的儿子,汉王朱高煦一度是仁宗朱高炽的心腹之患。
后来宣宗继位,朱高煦终反,最后被宣宗以铜缸扣住,以烈火烤炙而死。
而且,不但汉王敏感,东昌府也敏感啊。这是容留残元蒙古人的地方,朝廷从来就没放心过东昌府。
那么藩王、东昌府和汉王养马地加在一起,对朝廷的触动会有多大呢?
在裴元的精心铺陈诱导之下,三人再想到德王和霸州贼的不清不楚,这谁不认为德王心怀大志,想要谋反?
如果再加上裴元刻意营造的那种德王在山东威望很高,一呼百应,人人替他遮掩的形象,哪个天子能放的过这样的德藩?
王敞这下终于明白了,裴元为何要以天子身世的谣言,来开启这一系列的谋划了。
刚开始听到此事的时候,王敞还很淡定的觉得:流言都是无稽之谈;是否德王世子所为也根本没有证据;那些各地官员,协助德王世子镇压那些诽谤天子的谣言,本就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但是等裴元完成了他的叙事,当王敞重新审视那一开始被他视作儿戏,甚至认为是千户败笔的举措时……
王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