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不到正德五年的“一贯宝钞兑换两文”,但就算能有一半儿,达到“一贯宝钞兑换一文”,也有至少翻倍的收入。
看朱厚照这急不可耐的样子,这个时间窗口,应该还是比较宝贵的。
现在正是趁机加码的时候。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一两天时间就能套利出来。
张锐把自己的想法和弟弟张雄分享了一下,张雄对此也十分赞同。
只是两人之前有本金八百两,后续又赚了两千六百多两,就算全部投进去,乐观估算也不过再赚三四千两。
这么一想的话,假如他们早期就坚定持有,现在就能赚一万多两了,感觉还是很亏。
于是张雄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可以找相熟的人借贷一笔款子投进去,等到天子公布消息之后就立刻出货,见好就收。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赚到更多的利润。
相比起能从中获得的暴利,借贷的利息几乎算不得什么。
两人也没想过赖账的事情,毕竟敢在京城开钱庄放借贷的,背后都是真正有实力的大佬。
不少还是那种很难缠的皇亲国戚。
张锐对别处不熟,但是对他家附近的那个钱庄知根知底。
那是寿宁侯张鹤龄家的管事开的铺子。
前些天的时候,张鹤龄有意拉拢两兄弟,送给二人一对玉瓶,如今求上门去,说不定就连利息都免了。
就在张家兄弟急火火的跑去找张鹤龄借贷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风向开始入场。
有些钱庄,甚至暂停出货,等待价格的进一步明确。
等到张家兄弟从张鹤龄名下的钱庄借来了两万两银子准备入场的时候,却惊愕的发现,宝钞的兑换价格,已经来到了“两贯宝钞兑换一文。”
这可就只剩下一倍的盈利预期了。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钱涌入,这些钱庄也一反常态的开始收购宝钞了。
尽管卖出价格和收购价格有一些差距,但是普遍也到了“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
张锐还特意关注了下那些价格不错的“泉”字号。
十来家“泉”字号给出的价格依旧很好,宝钞的出货价格跟随当前的行情,也是“两贯宝钞兑换一文”,但是收购宝钞的价格,却给出了“五贯兑换一文”。
也就是说,随着内幕消息的泄露和朱厚照的无脑买入,市场情绪被快速的催动,朱厚照现有的持仓已经大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