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至少我能给你兜底。”
毕真把这里面得关系理明白了,也是就是说赚了钱是他自己的,赔了钱有裴千户兜底。
看似是少赚了一点,但是却没有风险啊。
毕真果断道,“那咱家就掺和一点。”
又问,“其他人买了多少?”
裴元道,“陆訚十五万两;萧韺十万两;李士实前期两万两,后续还有些追加;王敞前两天过来,认购了一万两;再就是千户所的弟兄也有些跟买的。现在就差你和谷大用的份额了,你们剩下多少也有人全都包了。”
毕真听着那些人名和钱数,顿时心思活络了起来。
他想了想说道,“那我认购个三万两的。只是我手中的活钱都在山东,怎么弄来是个问题。”
裴元听了倒是给了个解决方案,“好办。正好陈心坚正在东昌府募兵,我先让人将宝钞兑付给你,你回头将银子押解去东昌府就成。若是不方便,让陈心坚自己去取也成。”
陈心坚这次出京带了两万两银子。
单纯应付吃喝拉撒和饷银,已经绰绰有余,但要是购买兵器马匹,再加上日常训练又得捉襟见肘了。
至于陈心坚为什么得自己掏钱,那就是两个原因了。
一来,兴和守御千户所本就是个空壳子,朝廷给他们养兵的屯田早就失陷在蒙古人那里了。兵部的编列的费用中,也没有为这个空壳子划拨的粮饷。
裴元既然看上这个空壳子,就得自己想办法。
二来嘛,陈心坚这次练的兵,叫作选锋家丁。
裴元投了那么多精力和银子,当然不能让别人捡了便宜。
一旦把兵练成了,宣府那边打起主意,给陈心坚来一个明升暗降,调去别处,那这些心血就打水漂了。
所以这些精锐只能是裴元自己养的选锋家丁,到时候再马马虎虎的从宣府招一些军户应付,就能撑起兴和守御千户所的架子了。
陈心坚有早期带出去的两万两,再给他补充三万两银子,那就相当富余了。
毕真听裴元这么说,也就很痛快的应了下来。
当裴元询问他要不要帮着发卖的时候,毕真委婉的拒绝了。
毕竟外面的价差波动那么大,把宝钞拿在手里,能够更灵活的捕捉机会。
他在京中本就有放贷的钱庄铺子,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裴元对此也无所谓。
一开始裴元拉人上船,无非是想要借用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