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黄初想了想说道,“倒也不是,纸面上的东西总能自圆其说。孟子就主张尊王贱霸。杨慎在文章中也认为治道之本在复三代之纯。”
历来的读书人,都拥有三代情怀。上古三代,堪称是读书人的理想乡。
这让尧、舜、禹、汤、文、武,每一个名字都成为王道的典范。
裴元闻言点点头,这院落中,又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随后,裴千户说出了几句似乎毫不相关的话。
“如果我是杨廷和,也一定会为有这么一个儿子得意。”
“那些乱七八糟的争议,不但是对我爱子天资的侮辱,也是对我本人的侮辱。”
“我就是要他赢!”
三人听得心中狂跳。
刚才的想法再次浮现在三人心中。
——本次恩科的幕后黑手再次出手了。
三人都十分清楚的明白,裴千户一定是在漏题!而且,不但在漏题甚至几乎连标准答案都给出来了!
这次的殿试会围绕什么展开?
必然是延续上一科殿试题目以及杨慎那篇策略的撕逼。
杨首辅就是要把不服的人都摁下去。
结合上一科的题目和杨慎的策论,以及裴千户的刚才的暗示,那么策略的大致方向就明确了。
本次殿试的策论,必然是限定在最利于杨慎战斗和阐述王道的主场,上古三代!
而正确答案的阐述方向,要么是力挺杨慎的观点,要么是替杨慎圆回来!
第一种答案会让杨首辅欣慰,而第二种答案会让杨首辅大喜。
如果把朝廷酝酿的变革和霸术拉开,强行和王道搭配上,形成对杨慎文章的有力补充,那才是让杨首辅拍桌赞叹的完美答案。
裴元见三人都陷入狂喜,目光微动,挨个和他们对视了一眼,这才淡淡道,“好好准备吧。”
三人执意送出几条街,才恋恋不舍的往回走。
一时间,就连唐皋这样饱经风霜的中年人,都对“恩同再造”四个字有了具象化的认知。
裴元和唐皋等三人告别,才想起了通知严嵩的事情。
严嵩之前寄住在王守仁那里。
但是因为王守仁的老爹王华,现在担任着礼部尚书,乃是这次科举的同考官之一。
严嵩的内弟欧阳必进又是本科的考生,所以严嵩在欧阳必进从霍韬那里搬出来后,就在王家附近暂时租了一处宅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