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天子,所有参与这场行动的人,都会记得你的好。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其中的高品级官员不在少数。”
“你自己是翰林官,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严嵩听完真的狠狠心动了。
纵使这会儿,他还没有意识到有南京翰林院这个深坑,但是就算在北京的翰林院,想要熬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翰林院入选虽然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潜规则,但官方的标准只有八个字,“行为端方,学术纯正。”
也就是说,翰林院本质上是个学术机构。
而这个学术机构,是直接服务于天子的。
一个翰林到底称不称职,做的好不好?几乎是由天子一言而决的。
而众所周知,一旦翰林官外放,很容易拿到高品级官职。
那是不是意味着,天子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大量的制造朝廷高官呢?
并不能。
因为朝廷高品级官员的任命依赖廷推,是需要寻求政治共识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援,就算在翰林院熬到老,也很难把自己的前途兑现。
裴元明晃晃摆出的这些条件,几乎是在明明白白的诱之以利了。
严嵩面前仿佛有两条岔路。
一条路,是平平淡淡的回乡,然后老老实实的在家读书,等到两杨分出胜负,旧日的知交也关系淡泊,再重新回到官场,千方百计寻找能套上关系的标签,慢慢的一点点往上爬。
另一条路,是跑去天子面前装个逼,然后潇洒的离开。在家待上没几年,就被天子哭着喊着找上门,坚持要让自己出山。当初受到自己恩惠的大佬们纷纷出手,协助自己轻松在廷推中获胜,出任三堂要职。
随后自己终于施展毕生所学,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没多久顺利进入内阁,成为首辅大学士,赢得生前身后名。
真的好难选啊。
严嵩矜持道,“此事我还得考虑考虑,能不能稍等再给千户答复。”
裴元笑道,“好说,莫错过了时机便是。”
裴元见严嵩心事重重,又对欧阳必进道,“过两天就是殿试的日子了。等到殿试完成,到底是留京为官。还是要去地方,你有没有路子?”
欧阳必进心道,“这该不会也给我安排明白吧?”
欧阳必进的目光下意识的在姐夫身上一瞥,看来这前翰林院的姐夫是指望不上了。
裴元哥哥似乎又比自己之前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