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慎之又慎地对着林门诸人交代道:“待会儿你们若是看到便宜的小玩意儿,草药香囊之类,买了玩玩倒无妨。但若是遇上金贵的药材,一定要让老夫过目,别轻易下手。”
药市和古董市场一样,也有捡漏的说法。
尤其是那些缺乏传承、又急需用钱的独行采药人,摸不清市场行情,有时会把珍贵药材以低价卖出。
可捡漏也是有门槛的,稍有不慎就会栽跟头。
有人会利用新手不懂行的心理故意坑骗,就算对方没有恶意,若药材炮制不当,药性天差地别,轻则药效大减,重则可能产生毒性。
林门师徒几人都是填鸭式教学喂出来的人物,侧重医理诊断,在辨药、识药、炮制药材这些实操本事上,远比不上赵大夫这样在药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人。
唯一家学渊源、有可能在药学一道上有所突破的丘寻桃,偏偏只是在家族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女郎,家里没怎么用心教她辨药、识药的真本事。
赵大夫过去曾旁敲侧击过她家教补课的成果,发现她学到的不过是些皮毛,实在可惜。
林婉婉自然不会拿自己的小钱钱开玩笑,答应得爽快,“知道了!你放心,没你点头,我们绝不乱买药材!”
师父都这么说了,余下的几个弟子也纷纷点头应和,没一个敢有异议。
赵大夫见众人听话,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下时辰不早了,药市也快散了,我们先去道观投宿,明日一早再来摆摊。”
子午路药市本就是山野之地,周边除了零星几个山村,就是寺庙道观。
有关系的人能去相熟的村民家借住,像他们这样一行人,尤其还有不少女眷,最安全的选择还是住寺观。
有些寺观规矩特殊,不接待女眷投宿。
赵大夫早有准备,提前派人来这里的一座大观捐了一笔功德钱,借到一座小院子,足够他们一行人住下。
总不能让女人们露宿荒野。
往道观去的路上,赵大夫趁着天色未暗,给众人科普起了秦岭周边的药市格局。
“像我们现在所在的子午道,还有西边的傥骆道,都是秦岭周边的古驿道,占着交通便利的好处,慢慢聚集了采药人和药商,才形成了药市。
余下的药市,多在秦岭东北麓的蓝田,还有西麓的周至,都是从周边的寺庙道观发散开来的,比如青华山、楼观台、草堂寺,都是药市聚集的地方。”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