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御史台并没有抓到段晓棠的“犯罪”证据。
御史台若将剑锋对准她,万一又搬出什么切实证据被打脸,容易影响公信力。
幸好,御史台没这么干。
段晓棠的金甲,确实如她所说,只是一件精巧的青铜装饰品,别说实战,就连寻常磕碰都得小心护着,半点防护力都没有。
待段晓棠回家把营中的定论一学,祝明月本就没为这事提心吊胆,听完后更是彻底安了心。
她们家的 “猴甲” 本就是首饰铺定制的装饰品,半点没踩线。
就算是全永思那些找铜器作坊做甲的,也不过是在灰色地带晃悠,没真犯大错。
果然,没过几日,朝堂上对 “私造金甲” 的事就有了最终定论。
考虑到大多人是初犯,且并非真有谋反之心,参与的将官和纨绔子弟大多被轻拿轻放。
要么罚些俸禄,要么写篇反省折子,最重的也不过是被长辈禁足几日,算是给御史台一个台阶下。
当然也有几个倒霉蛋,一不小心供出了自家庄园的底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朝廷对私造兵甲的忌讳刻在骨子里,当即下令查抄,从庄园作坊里搜出的青铜甲、未完工的兵刃,桩桩件件都成了罪证,直接喜提抄家一条龙服务。
御史台用这几个倒霉蛋的下场,狠狠证明了自己从不是任人拿捏的软弱衙门。
平日里或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一旦露出獠牙,必然嗜血。
这波操作,又替朝廷节省下了不少俸禄,以及许多本该恩荫的官职。
真正倒霉的是市井坊间的铜器作坊,御史台虽没把他们往私造兵器上硬扯,却也没轻饶。
轻则罚缴巨额罚金,把之前赚的钱吐出去大半;重则直接关门歇业,作坊掌柜还得被押去衙门训诫。
至于惩罚轻重如何定,明眼人都清楚,看的是作坊背后的靠山实力。
有人撑腰的,大多只是罚钱。没靠山的小作坊,基本都落了个关门大吉的下场。
这场风波还闹出个小插曲,朝堂上,几位重臣和大将军借着金甲的由头,半真半假地撒泼打滚。
扬言底下的小子们一个个穿得金光灿灿,反倒显得我们这些老家伙灰扑扑的,外人见了,哪还分得清谁是大小王!
说到底,他们也想穿金甲,却拉不下脸和后辈一块用青铜充数。
吴杲无奈,只能下旨让军器监再开一条生产线,专司打造仪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