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都送上一份伴手礼,客客气气地将人送上车马,目送队伍渐渐远去。
送走客人后,四野庄才算真正安静下来,剩下的便是关起门来自家人商量的事了。
程珍玉和赵金业在厢房里拨弄着算盘,噼啪声不绝于耳,他们正在计算今天的出货量。往后客商下单,将统一去济生堂对接,不再经四野庄之手,账目也能更清晰。
厢房门外,几个林门弟子正和药工们一起坐在小马扎上,借着天光,仔细清理今日刚收回来的药材,挑去枯叶、拣除杂质,动作麻利又认真。
正屋里,林婉婉和赵大夫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两杯温热的茶水,正细细复盘今日的得失。
赵大夫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缓说道:“今日来的都是医药行里的明眼人,心里自有杆秤,知道该如何取舍。”
四野庄出产的药材,虽药性略降,但胜在供应稳定,这一点就比依赖药铺、采药人的零星供应强得多,那些渠道时断时续,大夫开方时总得多几分顾虑。
林婉婉手支着额头,面露难色,“今天这几家既然敢拿药,想必回去后会认真研究,根据药性调整用量。”
转头看向赵大夫,问道:“可我担心的是,往后规模扩大,我们该如何控制风险?”
一级渠道都是高端医家和大药材商,她能亲自沟通,明说药材特性,提醒他们开方时仔细斟酌药量。
但等到分销下去的二级、三级渠道,比如偏远地区的小药铺、游方郎中,又该如何?
她,鞭长莫及!
赵大夫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世事复杂,只道:“尽人事,听天命。”
话锋一转,他说起一个可能让林门上下都有些 “不舒服” 的提议,“老夫还有个想法,若是有条件,你们可以抽些时间,去真正的乡野间看一看。”
林婉婉微微一怔,有些不明就里,“乡野?”
赵大夫捋了捋胡子,“你们该去见识见识,那些偏僻乡村里的百姓生病后,是如何求医的。他们能遇到的‘大夫’,又是怎样的水平。”
赵大夫始终相信,一旦四野庄的药材种植大业发展起来,这些稳定供应的药材,终有一日能流向那些缺医少药之地,成为当地百姓的 “救命药”。
林婉婉若有所思道:“我们之前的义诊和王才里周边……不算吗?”
赵大夫摇了摇头,“这是天子脚下。”
即便是穷人,日子也比别处好过三分。
王才里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