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模样。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四野庄里没有四处乱跑的鸡犬。
众人站在原地,看着这如画卷般的景象,一时都忘了说话。
谁也没料到,在郊外的庄子里,竟能见到这般 “世外桃源” 似的景致。
实则这些医家大多“偏科”严重,别看识文断字,却多是靠医书开蒙,平日里钻研的也多是《本草》《伤寒》,像《桃花源记》这样的千古名篇,未必人人都读过。
比起陶渊明,与他时代相近、著有《抱朴子》的葛洪,因涉及炼丹与医药,反倒更为医家熟知。
谢广运能随口说出 “桃花源” 的典故,可见他肚子里不只有肥肉,还藏着几分墨水,绝非只懂经营的粗人。
在场还有两个大夫,从前曾来王才里附近采过药、出过诊。如今再看眼前的四野庄,若不是地名没变,哪里还能看出从前的模样。
短短几年,竟变得如此规整雅致,实在令人惊叹。
谢广运拉过跟在身后的侄女谢静徽,压低声音问道:“林娘子整治四野庄,费了不少心力吧?”
谢静徽点点头,顺口答道:“那是自然,光是平整土地、规划水渠,就花了大半年功夫。”
谢广运点了点头,“是得费不少人力物力。”
谢静徽家主要是靠谢大夫的诊金生活,但谢广运作为谢家的当家人,身家丰厚,他是有田地的。
这会还管什么医者仁心,只有对土地爱得深沉的最朴素想法。
谢静徽直言,“祝娘子说过,整治这些土地花费的钱帛,比买地还贵。”
长安周边的土地本就是天价,能比买地还贵,可见这四野庄的投入有多惊人,早已不是寻常人能够企及的。
众人听了这话,心里那点 “或许能复刻个小田庄” 的念头顿时烟消云散,只安心跟着林婉婉,欣赏这难得的田园风光。
林婉婉今日带众人走的路线,特意避开了工坊附近,只沿着田间地头的小路行走。
一路上经过的,都是成片的菜地,绿油油的青菜、爬满架的黄瓜、挂满枝头的茄子,看得人眼生欢喜。
世间万物皆可入本草,这些蔬菜对大夫们来说或许有些寻常,可道路、田埂旁生长的植物,就显得不普通了。
那些绝非随意生长的野草,而是精心规划种植的药草。
走了没多远,众人就看到一片开阔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