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话。眉眼清俊,眼神透亮,一看就透着股机灵劲儿。
寒暄了几句,终于切入正题,王不曜笑眯眯地问道:“孩子多大了?”
顾小玉立刻骄傲地伸出四根胖乎乎的手指,自信地答道:“小玉四岁了!”
这年头的孩子,因为先天营养和后天养育的差异,体格差别极大。贫家孩子长到四五岁,说不定还没富户家三岁的娃健壮。
像徐六筒那样的,光看体型得比实际年龄大一两岁,但一开口就知道他有多“幼稚”。
刚才听顾小玉说话懂礼数,众人还以为他至少有个四五岁,这会儿一听他自报 “四岁”,再看那小小的身量,心里就有点打鼓了。
可这年头的年龄算法实在复杂,虚岁、实岁、周岁搅在一处,常让人晕头转向。
尤其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儿孙一多,别说同僚朋友家的孩子,就是自家的孙辈,有时候都记不清具体的生辰年纪。
他们或许参加过顾小玉的百日宴,或许听顾嘉良提过一句添丁之喜,但具体是哪年生的,谁也没往心里去。
王不曜直接问顾家几人,“小玉哪年生人?”
顾盼儿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她对外总爱模糊顾小玉的年龄,平日里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可今天这情形,显然瞒不住了。
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建业八年腊月生的,刚过两岁半。”
话音刚落,雅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刚才还故作镇定的大佬们,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 两岁半?!
一个刚过两岁半的娃娃,能把只听过一遍的诗文一字不落背出来?这哪是 “神童”,简直是 “仙童”啊 !
40066359
一灯阑珊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