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陌听对方一下子各要二十刀,也是略微惊疑,这需要三四十两银子,都够神京寻常人家半年的花销了!
不过,这年头能用得起书童的,也不是什么寻常人家。
纸张价格向来稳定,冷苏纸比王家纸更好,如今打九折,一下子买上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用量也正常。
方卿儿自然连忙招呼伙计给两书生打包纸张,随后又问道:“二十刀纸分量不轻,请问是否需要店铺帮运送回去?”
一刀冷苏纸大概十斤,二十刀就是两百斤,分量确实不轻。
这两书生与书童,看着真是文弱书生,肯定拿不起这分量的。
胖书生顿时略有意外:“你们店铺还管送货?”
“是否需另外付钱?”
方卿儿解释道:“在我们铺子一次性消费超过十两银子,神京内外城皆免费送货,若需送至城外,则收取一定的费用。”
两书生一听又是愕然。
总所周知,买东西那是量大价高。
自己一次足足买了二十刀纸张,也算量大了吧。
人家铺子不但没涨价,还免费送货上门,看来确实是实诚铺子,做的也是实诚的买卖。
自己让书童去看着店铺伙计打包纸张,免得对方以次充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时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胖书生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还得麻烦掌柜使人,帮吾等把纸张送回去。”
他略微一顿,突然好奇起来:“这位女掌柜,尔方才说,铺子的书籍不与售卖?”
“吾甚是好奇,书铺竟不售卖书籍,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方卿儿又解释道:“是这样的。”
“本店刚开张,书籍数量不足,且有些书籍乃是孤本,因此暂不对外发售。”
“不过,本店的书可免费观阅,店内设有免费的观阅区。”
“若两位遇到喜欢的内容,亦可抄录下来,同样是不收费的。”
两书生一听,更是好奇。
尤其听到孤本这两个字,眼睛瞬间亮起来。
孤本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昂贵,也有着无比实际的意义。
别的不说,朝廷科举如何选材?
绝大多数的读书人,研习的都是同样的经典著作,谁也不比谁更差。
考官如何拉开成绩差距,无非在于阅读量而已。
其中又以罕见的书籍为重。
若阅读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