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出门,直到水电站完成修复,外部环境安定下来再说。
想到这儿,程野心头忽然一动,抬眼问道:“B哥,你这次过来,是不是我之前定制的设备生产好了?”
刘毕愣了下,倒是没想到他脑回路跳跃的这么快,随后便失笑道,“那可是将近十万点的重要设备,你B哥辛辛苦苦大半辈子,连一半点数都没攒够,你这小子哪儿来的钱定制?”
还真运到了?!
一股狂喜的情绪从心底传来,程野甚至感觉到脑袋晕了一瞬。
“建设卫星城,钱自然是从城里申请的.走走走,咱们回去细说!”
五天前,内城工务署临时组建的水电站评估组就已经到了大波镇,完成了整体结构评估。
虽说那些潜在隐患没能彻底根除,但评估报告给出的使用年限竟高达十五年,这意味着只要正常运维,十五年内都不会出现结构性问题。
有了这份评估报告,向工业区申请生产修复材料自然顺风顺水。
只是交付时间上,即便托了戴维森的关系,工业区也只承诺半个月内交货。
他原以为还要再等几天,没算到今天才是第六天,设备竟然提前了将近十天送到。
设备到场,大波镇发展计划里最关键的那一环,终于能正式启动了!
“这么着急?”
“大波镇可指望着水电站发展呢,我工厂不都已经搭起来了吗!”
上了木船,程野连声解释着。
除了收集器急需电力充电,大波镇接下来的建设也离不了稳定电力。
现在一到晚上,镇上只能靠之前收容仙物时顺手留下的太阳能勉强照明。
像电锯、电钻这类电力工具,完全没法使用,建设进度只能靠人力一点点往前推,进度慢得让人心里发慌。
而且居民的生活也盼着尽快通上电。
营养浆需要加热,日常喝的热水也得靠电力供应,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勇兴社区的居民身体素质还算不错,可流民组里已经接连有人感冒风寒。
更何况大波镇后续还要继续扩张,到时候只会有更多基础建设要铺开,电力更是刚需中的刚需。
“能源.”刘毕若有所思,“这就是你选择大波镇的理由?”
“对。”程野点头,算起账来条理清晰,“这里的水电站每天能稳定供应数千度电,基本相当于免费获取。按照缓冲区每百度电15贡献点的价格算,水电站每天能带来大概1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