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再贴。”
“好!”
除了人手,载具也是关键。
其他检查官多半觉得把钱砸在车辆上是浪费,而那些有商队的四期检查官又远在外地赶不回来。
这个时候,正是他展现这一部分优势的最佳时机。
似缓冲区的居民都不常见这些车辆,对于外面的流民而言,更是稀奇。
等车子开出去,标语一贴,保管是全场焦点。
何况这些载具本就是未来大波镇的底子,不算刻意炫耀。
“人手和载具,是让人看到跟着我们的好处。”
程野话音一转,“但更重要的是展示大波镇的优势,这才是重头戏。”
他带着有些发愣的王康回到小卖部,拉开卷帘门,在门口柜台下摸索一阵,掏出几十张卷起来的海报。
为了防止泄密,这些全是他这些天一笔笔手绘的,没有任何外人参与。
虽说画画水平只够中学水准,忘得差不多了,但在行动点加持下,还是精准展现了他想要的效果。
示意王康帮把手,将海报一张张贴在小卖部空着的墙上。
花花绿绿的,格外醒目。
“程哥,这是”王康看得眼睛发直。
“工程图。”程野言简意赅,从视察开始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心安的笑容。
设计大波镇的建设计划,单靠一份由数据组成的建筑方案远远不够。
这里不是现代,不需要层层审批、严格按图施工,最终被检查通过后才能投入使用。
废土里,讲究的就是灵活应变,没有任何规矩,只要能发挥作用,不会塌陷就是好的建筑。
而且今天缺材料,明天改需求,后天还有可能发生意外,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案。
所以关于大波镇建筑方案只是用来通过考核的,对实际建设而言意义不大,这也是三轮考核不再注重于纸面的原因。
真正能打动流民的,是让他们一眼就能看到的未来,让他们激动不已的未来。
其他检查官会想到这一层吗?
看王康震撼无比的表情,程野心里已然有了答案。
每张海报上半部分是他手绘的大波镇现状:
泥泞的乡道、变成废墟的镇子、泾渭分明的白水河与黄水河,以及周边荒凉的荒野,看起来就和其他破落的村镇没有任何区别。
下半部分则是做了工程改造后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