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算冷门的地方,卡在所有点位的中游,竞争不算激烈的选择。
再往后翻,是第二轮考题。
最上面仍是针对他昨日方案的论述题,精准地挑出细节追问:
比如渔场的整体规划该如何布局,怎么把控渔场与居民区的空间距离,采取哪些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渔场水源不被周边潜在的感染源渗透污染.
还好问题不算多,只有12条。
但论述题之后,却多出了三道实操题,字迹加粗,格外醒目:
1.在大波镇白水河捕鱼,需捕获5种不同鱼类,提交样本。
2.走访方案内提及的关键地点,取样验证方案可行性。
3.徒步穿越指定乡道(由监督员全程监督,禁止作弊)。
这题
程野先是愕然,随即心头一松,看来昨天选择大波镇真是选对了。
超算果然会根据首轮选址针对性出题,若是选了那些热门地点,万一被派去钻地下管网探查,那才是真的麻烦。
“看来第二轮的核心,就是验证方案能不能落地。”
程野指尖划过“捕鱼”二字,忽然转头对江川道,“谢了。”
江川挑眉笑了笑,“这些是程检查官考题的配套装备,我是监督员,可别想贿赂我,您全程的表现我都会记录在案,如实上报检查站。”
话是这么说,可监督员刚好是江川就太巧了。
谁不知道江川是站长的贴身保镖。
丁以山既然愿意派江川过来监督,一方面是重视,另一方面
“难道丁以山对我的方案感兴趣?”
程野靠在椅背上暗自思忖,江川则将车开到机械署驻地。
几名工作人员麻利地围上来,很快给皮卡换上了花纹深刻的防滑越野胎,又在机械署的点位充饱了电量。
从早上六点半上车,到八点零五分才抵达南检查站。
受迁徙潮影响,此刻外出的拾荒者寥寥无几,通道前见不到多少排队的人。
虽按规定,检查站的外出通道要到九点钟才开启,但检查官执行任务,显然不受此限。
隔离门缓缓打开,几道检查手续快速递交完毕。
等到程野回过神时,那道象征着文明与无序交界的黄线,已赫然横在车头前方。
荒野的泥泞肉眼可见,连续的降雨在地面冲刷出条条细微水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雾气像层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