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朝政大事,能够重用的重臣,但涉及到新太子,房玄龄就不值得信任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必须寻找新的制衡人,去制衡长孙无忌,军方代表且一直处于中立的李世绩就十分合适。
皇帝现在对李世绩的礼重,就好比家里来了俩客人,一个比较生疏,一个是你玩儿过命死党,后者太熟了,就随意一些,前者不太熟,就要客套一些。
遗憾的是,侯君集没有理解到这个意思,李承乾看着侯君集,暗暗叹气,从前他给点儿贿赂,侯君集就能入伙搞谋逆。不单单是侯君集觉得他好控制,也是侯君集在人情这一块儿的不足。
李世民显然也注意到了,心下暗暗摇头,侯君集这一世比之从前,经历的可多得多,还是没什么长进。
收到皇帝的目光示意,李承乾明白,侯君集不理解皇帝是侯君集的问题,但皇帝不愿意杀功臣,所以要他去安抚侯君集,侯君集就算还想谋反,那也得贞观皇帝闭眼了之后再谋反。
“国公在外一路辛苦,快请入座。”
侯君集抬头,云淡风轻的来了一句:“是太子殿下,臣还以为是陛下叫臣呢!”
李承乾笑容直接僵在脸上,在列的大臣脸上表情都十分耐人寻味。
李世民脸色如常,但心里十分不爽。
李承乾心里羊驼呼啸,脸上却挂着笑意,出来打哈哈:“今日风大,沙子迷了陈国公的眼睛,能把孤错认成陛下。”
大军班师回朝的接风宴,皇帝不可能处罚战胜归来的将领,哪怕言官弹劾,那也得过了今日。
房玄龄下场和稀泥:“太子殿下样貌肖父,有的时候隔远了,一眼望过去还以为年轻的陛下。”
“父亲总说您老了,耳朵总是轰隆隆的,好歹没听错过人。陈国公是您同辈人,能把臣的声音听成您的。可见父亲不老,一点都不老。”
这么多人递台阶,李世民笑眯眯的就下了,转身去看侯君集:“君集是猛将,贞观年间又多次出征,在外环境险恶,眼睛和耳朵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侯君集正要应声,又听皇帝说:“好在脑子没有问题,不然朕也不放心你和梁嗣王去征讨辽东。”
李承乾想到了站长金句:把你的脑袋从你的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
侯君集终于意识到说错话了,忙向皇帝告罪:“臣年纪大了,眼花耳聋,闹笑话了,请陛下恕罪。”
李世民大度摆手:“你是功臣,身体不适所致,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