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武德年间您只是秦王,如今您是大唐的天子,过去远不及当下啊!”
“我的意思是说,回到过去,阻止一切错误的发生。”
李世民不满“女主武王”,但他十分佩服李治在对待儿子问题上,同样是跟皇后生下的孩子,李治的四个孩子,没有手足相残的事情发生。
张阿难觉得不可能,除非皇帝带着记忆回去,否则的话还是会把李泰宠上天,太子和李泰还是会水火不容。
“奴婢不曾见有人回到过去,奴婢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回到过去。”
李世民笑笑,他知道张阿难在避嫌,不过也听之任之了,皇帝近侍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张阿难不愿涉入朝局,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承乾带着李觉送灵回来,前方战事急报。
李世民接到战报,脸上渐渐浮现出笑意:“大军登岸半月,侯君集破新罗和百济。”
李承乾听罢,也为侯君集高兴,这位老爷子当年受他的连累,被斩首在长安。
他回来之后,还是受他连累,皇帝起初拿侯君集做钓饵,原本就是要炮灰掉侯君集。
但是,侯君集的确有将帅之才,唐倭之战起复,官复原职,这一次出征高句丽,连破新罗百济。
“这儿还有一封奏疏,是弹劾侯君集的。”
大军出征配有录事参军、功曹参军等职位,这些人负责记录功劳,同时也负责监督。
在外出征的将领,提到这些人,无一不觉得是噩梦般的存在。
运气好的,最多就是被弹劾一下子,碰到贞观皇帝这种深谙军事的,一般没啥大事儿。
运气不好的,譬如高仙芝、封常清这类,遇到了边令诚,偏偏皇帝不懂军事还喜欢骚操作的那种,就会搭上自己的小命。
侯君集攻破新罗百济之后,纵容士兵抢掠财宝,屠杀土著。
(在古代这个是很正常的,大多数情况,士兵进城之后,会有三天左右的奸淫掳掠,上头允许。有兴趣的去上网查资料,兵灾比匪患恐怖多了。所以,影视剧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城破之前,老百姓争相逃跑,不愿意留在原地。)
当下这个时代,发生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侯君集被弹劾可大可小,完全看皇帝愿不愿意追究。
皇帝不愿意追究,随便找个借口就忽悠过去了,愿意追究,侯君集这一仗回来,很可能得不到奖赏,还要被撸掉官职。
“承乾,你说侯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