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奥康截止西班牙大奖赛已经获得了28分的车手积分,面对同队两届最倒霉世界冠军的阿隆索有着足足24分的差距,心态上的优越性无疑也让他变得好说话了不少。
现在奥康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车阵末尾的赛恩斯彻底拖垮,只要能给阿隆索匀出一个免费的进站窗口,就可以让队友兵不血刃地完成位次上的提升。
这种情况下即便法拉利那边有心想帮赛恩斯脱困也无能为力,不得已只能将关注的重点给放到前方领跑的勒克莱尔身上。
话说人家可是杆位,而且还是围场里有且仅有那么一个的摩纳哥主场车手,在这场比赛里得到法拉利的策略倾斜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也不知道法拉利策略组是怎么想的,这么显而易见的结论居然还需要花费五圈的时间讨论才能确定下来
由于被奥康号火车拖住了脚步,赛恩斯这边半雨胎的表现自然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那么法拉利决定勒克莱尔是否需要进站的关键参考就成了在后方干净空气中奋力Push的佩雷兹和加斯利两人。
特别是在第二第三批决定选择半雨胎的车手进站之后,原本分别从P16和P17起步的佩雷兹和加斯利终于过掉了逐渐掉队的阿尔本,现在分别上到了P14和P15。
阿尔本是压根就没怎么对队友佩雷兹进行防守,至于加斯利则是抓住了威廉姆斯让车的空档搭了一个顺风车,跟着一起提升了位置还省得多余缠斗浪费时间。
大家都是从红牛体系里出来的嘛,彼此之间就不要分得那么清楚了对不对?
先前束龙对赛道条件的判断明显就是对的,半雨胎此时已经神挡杀神了。
就连队尾发车的周冠宇都因为及时跟进了策略,两圈后也追上了圈速彻底崩盘的阿尔本,出隧道后果断就是一个内线抽头,在10号和11号新减速弯前将位置提升至了P16。
经过20台赛车十多圈孜孜不倦的排水,这会儿赛道上其实已经出现了一条浅灰色的行车线,但因为赛车的车速普遍较慢导致排水能力有限,这条相对干燥的行车线其实很窄,而且泾渭分明的潮湿部分依旧非常湿滑。
这就让全雨胎陷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尴尬的环境。
这会儿才换半雨胎吧性价比不高,换干胎吧也还暂时没有那个条件,但是越来越干燥的赛道表面又特别容易让脆弱的全雨胎过热。
特别是隧道的这一段。
本来这里受到降水的影响就不大,跑了十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