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弯心畅通无阻。
从外线硬挤自始至终就是一条死路,那样会导致后续切入2号弯的角度相当逼仄,直接影响到后续长直道的加速速率。
所以对于束龙来说想要在这里完成超车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尝试在1号弯绕一手交叉线,转而利用更长的弯道弧度充分加速,尽可能地为自己在后续长直道上争取到足够的优势。
勒克莱尔的这个内线选择算是一个通解,即便这么做会损失自己这边大量的过弯速度,却又可以完全占据住后续2号弯的线路优先选择权。
这是赛车运动的底层逻辑。
什么“直道谁不会踩油,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那都是拿来哄中二少年的。
事实上车手们想方设法地提高过弯质量,归根结底其目的都是为了后续的直道服务,甚至为了后续直道的加速,都可以一定程度地去牺牲对过弯线路的选择。
内线同样是束龙一开始在脑海中设想的进攻线路,他一反常态地跟在勒克莱尔身后画龙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内线的进攻是需要拼晚刹的,因为他需要去封堵对手绕交叉线的可能,这同样也是勒克莱尔现在正对束龙做的事情。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副造型还得追溯到勒克莱尔在16号弯的那次变线。
其实15号弯的提速还算是在束龙的预估当中,15号弯算是个低档位的慢速弯,确实是法拉利相较于红牛优势区间最明显的部位。
束龙早早停止磨胎防的也正是这一手。
事实上从启动那一刻束龙迅速贴近的结果来看,他确实相当程度弥补了红牛赛车在此类型弯道上牵引力不足的劣势。
但同样束龙也低估了缺失的那一点胎温对赛车脏空气抵抗能力的影响。
尽管他已经用近乎完美的处理方式完成了修正,却也为他后续失去进攻主动权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并不代表束龙打算就此放弃。
比赛重启的这段时间没有DRS,至少这一圈和下一圈都没有。
束龙目前最好能在这段时间空档内完成超越,并迅速建立自己的优势,否则即便后续完成超车也只会面临永无止境的DRS反攻。
刚才勒克莱尔的防守线路虽然一本万利,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选择。
建立2号弯优先权的代价就是勒克莱尔在1号弯的弯速慢得令人发指,反观束龙刚才临时抱佛脚的那几下磨胎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
被顶在外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