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把自己玩儿废了,这一场比赛甚至都无法进入到红牛的策略组视线范围内。
别看汉密尔顿最后排位P5,仅次于红牛和法拉利,但这是他们将所有新红储备都消耗殆尽才勉强跟上节奏的成果。
即便都已经拼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却依然落后了P4的赛恩斯超过0.5秒。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竞争集团该表现出来的速度!
根据纽维的目测以及幕后数据团队的分析,梅奔或许错误预估了新规没有破风板结构所造成的影响,零侧箱设计又无法处理开放式前轮所制造的乱流,这才是他们赛车整体平衡相当糟糕的症结所在。
如果放在以前,可能梅奔要不了多久就能重新掏出一套新的结构方案来,但在预算帽规则的限制下梅奔这个赛季大概率只能将错就错,根本就不足为虑。
至于法拉利那边为什么快,其实看一眼车载也能判断个大差不差。
红牛目前相较于法拉利更像是肌肉车调教,并不是说他们追求低阻引擎力大砖飞,而是他们赛车整体的气动效率非常之高。
但由于他们采取的是前拉后推式的悬架结构,在巴林这样stop&go特性的赛道上,不少弯角会比法拉利缺失更多的机械抓地力。
法拉利那边不仅动力单元找回了2019年之前的风采,同样优秀的气动效率让他们可以将调教的重点放在弯道上,更密的齿比让他们在低速弯的出弯效率更高,积少成多的优势累积之下才导致了这样的圈速差异。
这下是真成“直道谁不会踩油门,弯道快才是真的快”了
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重点是要怎么让红牛变得更快。
“he”、“she“之争仍在延续。
但根据两人车载以及驾驶数据逐帧逐帧的分析,束龙和维斯塔潘之间本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或者说他们两人对赛车的理解其实都没有错。
束龙对于地效车的感受更为细腻,但维斯塔潘那边对于红牛的理解更透彻。
区别就是束龙知道如何让赛车变得更快,而维斯塔潘也知道如何让赛车变得更快。
看起来是句废话,但这二者之间却是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也是因为两人职业生涯经历的差别所造就的。
说出来有点悲催,束龙已经习惯了自己去适应赛车,无论是在小红牛还是哈斯都是如此。
2019年在小红牛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赛车的研发根本就与他无关,哈斯则是根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