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从下一圈过线后方向盘显示的1:36.433来看,这点影响还是心理作用居多。
“可以更快吗?你现在领先法拉利的幅度不大,等他们轮胎暖起来还可能被反超,我们至少要确保你不会因为晚进站变成劣势!”
“当然可以。但你至少要告诉我这套白胎还得跑多久,这样我才好规划剩下的轮胎余量。”
“可能在三圈左右,我们的黄胎还是新的,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在十四圈内不用考虑保胎的问题全程全力推进。”
“了解!”
“还有一件事!汉密尔顿在你身后两秒,博塔斯在你身后四秒,不要和他们争,我们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知道知道,我现在冷静的很!”
同样的理由,上一次是为了给维斯塔潘让路,所以束龙心里才会有意见。
但这一次梅奔和他们的赛车差距肉眼可见的大,看似两秒的差距只用了一圈多一点的时间就被追进了上来,束龙也是乖乖地把这两人统统都放了过去,顺便还挨个儿借到了几段DRS。
再一次冲过终点计时线,束龙看了一眼自己仪表盘上的成绩,1:36.072
“不够对吗?”
“Yes,维特尔领先你0.2秒。建议使用弯道组合预设2,把你的轮胎全都消耗完!我们下一圈进站,重复,我们这一圈进站!”
“Copy!”
把轮胎用完是门学问,当然更多的也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毕竟有时候前面就把轮胎用的太狠会影响到后半个单圈的节奏,并不是说全程都推得越极限越好。
但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赛道上无论是谁,可能都不会有另一个比束龙对自己轮胎情况更为了如指掌的人存在了。
整个一号、二号和三号的组合弯,小红牛的整体滑移角甚至都被束龙给压榨到了7度,车身的姿态哪怕来个业余的车迷都是简明易懂的极限。
这里是束龙对驾驶方式调整最明显的地方,同样也是上赛对圈速影响最明显的地方之一。
像是后面的那些低速回头弯、高速弯道和大直道对于赛车的整体性能表现要求更加严格,但这个标志性的组合弯恰恰也是最考验车手经验与技巧的地方。
这一圈因为没有冲线,所以看不到有效的最终成绩,但在一次中规中矩的换胎之后,出站的束龙第一个正面碰上的对手就是勒克莱尔。
“Hello,夏尔!想我了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