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墨尔本被人人嫌弃,但人家在巴林那可是战术主力军里的香饽饽,很多车队早已收集到了升级套件对于C2配方的实际效果。
小红牛就是这些车队里的其中一支,根据上一站阿尔本在正赛中的表现,新的升级套件让白胎在中国站大有可为!
于是接下来的整个测试周期的计划,基本上就是第一节主力上黄胎,期间换红给赛车极限摸底的同时调整一下赛车整体的平衡。
到了第二节就首要找白胎在长距离状态下的节奏,同时确保在这样的设置下红胎起跑的赛车不会有太多的长距离圈速上的劣势。
到了第三节,那重点就是寻找红胎在轻油条件下的排位极限调教,同时再一次换白,在此基础上完善长距离的设置。
基本上所有的测试任务完成的都非常顺利,但束龙的表情却无论如何都轻松不起来。
根据前两场练习赛的测算数据,其实基本上已经证明了绝大部分车队的猜测,白胎在这一站绝对是战神级别的存在。
首先在单圈的极限圈速上,红胎遥遥领先是预料之中的情况,搞笑就搞笑在这一站黄胎拉了。
黄胎的单圈极限预估比红胎慢了1.37秒,白胎固然更慢一些,但其实也就比红胎的极限慢了1.77秒而已,比黄胎也就单圈慢了0.4。
这点劣势算是劣势吗?
想来应该没有车队脑子有包,觉得自家的赛车当真厉害到可以用白胎从Q2冲进Q3吧?
那特么已经不是火星车了,那特么叫磁悬浮!
对于白胎来说单圈的极限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长距离的表现,而这一站白胎的预计长距离平均圈速是三种配方当中最快的一种。
也就是对于能进入Q3的赛车来说,正赛最快的轮胎策略其实有且仅有那么一种,那就是坚定地执行红白一停。
这对于大车队来说算是好事,相对固定的轮胎策略可以让他们稳定地发挥出自己的赛车性能优势,但对于中游车队的小红牛来说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小车队想要以小博大,除了车手的完美发挥,很大程度上也只能依赖于车队利用策略和大车队打信息差,这样的轮胎策略基本上算是抹杀掉了束龙这部分的希望。
这可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主场作战,毫不夸张的说,赛前束龙其实是抱着一定要上领奖台的觉悟来准备的!
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赛车的新升级确实让整体的赛道表现有了很大的改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