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进入的F1,只不过一个效力的是索伯,另一个效力的则是米纳尔迪。
这种怀旧的情绪对于这个年纪的老男人来说感触往往是最大的。
说起来阿隆索和束龙在这上面还颇有一些渊源,当年阿隆索展露头角的米纳尔迪车队,其实就是束龙现在初露锋芒的小红牛车队的前身。
种种因果与缘分,最是容易让人在忽然间晃了神。
维特尔还在那喋喋不休地分析着束龙在第十二号弯的技术细节,一边尝试着诱骗小朋友多少吐点干货出来。
甭管以前拿了多少个世界冠军,至少在这一刻维特尔的眼里就只有对驾驶技术最纯粹的探寻。
束龙也没有藏,和两个世界冠军探讨驾驶技术的机会可不多见,只不过莱大爷好像有点心不在焉,“嗯呢呢”的不知道在闷头琢磨着什么。
阿隆索那种极端的推头跑法难点根本就不在怎么样让赛车进入推头的状态,真正让人难以复刻的关键除了当今赛车技术规则的修改,更多的还是当赛车从推头切换至中性转向的那个瞬间如何处理极端敏感的赛车尾部。
而这恰恰是维特尔当前最缺失的能力,当失去了稳定的赛车尾部特性之后,维特尔可能是现在围场内前排集团里最容易发生失误打转的车手。
没有之一。
身为一个顶级的赛车手,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就是不断地去适应赛车不同的特性,然后最大限度地将赛车潜力给压榨出来。
维特尔在这方面其实做的已经很好了,事实证明哪怕他手里的赛车并不是最契合他驾驶风格的,他依然能够保持有争冠的水平。
只不过当目标从分站冠军转到世界冠军,面对无论是状态、赛车竞争力还是与赛车契合度都相当完美的汉密尔顿时,维特尔的这点不适应就导致了他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
所以维特尔这一次专门找上束龙,就是想从他这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提高的诀窍可以参考一下。
“我也不是太清楚,那就是一种感觉吧?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就是当赛车到达那个状态的时候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维特尔和莱科宁对视了一眼,也没觉得束龙是在敷衍他们。
因为在他们年轻时掌控雷电的那个阶段,当别人问及为什么他们就能那么快的时候,心里的答案其实也跟这个差不多。
在驾驶技术的内容上,所有人学的其实都大同小异,而天才往往靠的就是他们那别人所未拥有的灵光一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