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属于另一个赛车系统的哈特利并不算熟悉,里卡多虽然为人亲和但毕竟年龄差在这里,束龙平时和他的交流也不算太多。
剩下的Max算是认识得最早,但若是论熟悉程度和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是谁,那大概就是非加斯利莫属了。
加斯利也是在GP2夺冠之后的17年被闲置了一年,那段时间他除了去参加一些其他比赛,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跟没有比赛的束龙一样窝在工厂里开模拟器。
直到今年正式获得了小牛的席位,才又正式把模拟器的交接棒给递到了束龙的手里。
都是次级方程式的冠军,但冠军之间亦有差距。
两人之间有什么特点习惯互相也是心知肚明,现在就没有必要还搞虚头巴脑的那一套了,直接拿来吧你!
束龙一直没有藏自己数据的习惯,他本身驾驶的特点就是高度适应性,在和别人分享交流数据的过程中本身也能获得不少的灵感。
对于束龙来说,赛车的驾驶并不仅仅是由一整套正确理论堆积起来的模板,更多的其实讲究的是一种感觉。
就像他从卡丁车时代开始就没有刻意去记刹车点参照物的习惯一样。
拥有【过目不忘】词条的束龙,只要他愿意,甚至可以将每一种车种在每一条赛道的每一种胎耗工况所适用的刹车点给全部记下来。
但是没有必要。
赛道的胎胶附着、天气情况、车身的重量,甚至是同种轮胎之间的质量差异,这些复杂而又瞬息万变的前提条件会让所谓的最优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转变。
记下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只能确保不会出错,但想要真正能榨出赛车的全部潜力,他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对赛车每一个瞬间变化的实际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束龙在推极限单圈的时候不需要太多去调整赛车设置的原因,他不需要赛车来帮他划定和缩小出一个正确答案的范围,因为他就是正确答案。
问题就是他这个所谓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的。
就像是有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的人在做几何题的时候,完全不需要怎么计算看一眼脑子里就有答案了,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稍弱的人来说就必须严格按照公式方法一步步地推导。
对于一般人来说加斯利的天赋就像是前者,但和束龙一比他感觉自己可能连后者都不如,因为他连正确的公式好像都有点看不懂。
“你在塞纳弯这里开油为什么能这么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