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是用眼睛漫无目的地找,而是解读猴子留下的行为痕迹和环境提供的地理线索。
在抵达这里之前,他已经用无人机和望远镜观察了很长时间,尤其是这段峭壁。猴子是智商非常高的野生动物,它们上下峭壁,往往会有固定的路线,而并非是随机的。
此时对讲机里传来了洛桑扎西的声音:“李老师,现在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李悠南回应道:“跟我之前猜测的差不多。”
“猕猴社会是典型的群居形式,一片足够大、资源丰富的峡谷森林,可以容纳很多个猴群,每个猴群都有自己的核心领地。”
“通过前面的摸排观察,我发现这里的猴子一共有三个大的猴群,而国道边的那个饭店附近的区域则是这三个猴群的公共区域,在这种公共区域活动的猴子,会来自不同的猴群。”
此时洛桑扎西已经彻底被李悠南给折服了,原本看似不可能找回的资料,靠着李悠南对于动物习性极为深入的了解,抽丝剥茧般地一点一点分析,竟然逐渐找到了探寻的曙光。
随后李悠南语气却微微沉了沉,有些无奈地说:“原本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因为不同的猴群对于公共区域的探索往往会很默契地分时段过来。”
“但是我发现这边的三个猴群并没有用这种形式,而是分别占据这附近不同的侧翼,也就是说,这边三个猴群都是有可能偷走资料的,所以这三个猴群都要去侦查一下。”
说是侦查,事实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耐心的观察。
李悠南已经大致确定了这三只猴群分别所在的核心领地,接下来还需要在这里继续蹲守一段时间,找到几个猴群上下山最常用的几条猴路。
因为这些线路通常是岩石、裂缝、缓坡,或者连续的岩沿,是能量消耗最小的路径,公文包最有可能掉落在这些路线上。
只有进一步掌握了这些规律,才好进行下一步的搜索。
这里距离公路已经有五六公里了,李悠南在这儿蹲守了一两个小时,将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观察,他大概锁定了几个猴子社交的核心区。
要知道,猴群在峭壁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们有特定的休息、理毛和玩耍的核心平台。
那些平台宽敞向阳,视野好,是猴子最有可能长时间把玩战利品的地方。
同时,李悠南又观察岩壁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如果公文包从高处掉落,很有可能被岩壁上的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