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南是带了手持电台的,与刘璃和枝枝说了一声便继续往上攀登了。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稀薄,无人机的动力和电池衰减十分严重。
虽然李悠南购买的这台无人机性能已是消费级里最顶尖的,但毕竟没达到专业级或工业级。
而嘎龙拉雪山的峰顶海拔超过5千米,无人机飞起来便有些吃力,不过还是勉强跟着。
事实上抵达这里后,距离峰顶也不算很远了。
随着逐渐往上攀登,山上常年被冰雪和冰川覆盖,积雪厚不见底。
李悠南便要挑选冰川比较结实的地方往上攀爬,从正面的山脊一路来到侧面的山脊线上,登上鞍部。
此时的坡度已经变得平缓不少,继续沿着山脊线往上,大约再走几百米就能登上峰顶。
李悠南的目光从上往下望去,在山顶上竟然有冰雪融化形成的冰湖。
没记错的话,这是他进入雪区后看到的第一个天池。
下面的天池由两三个小湖组成,池水呈现出茶青色、黄色和奶白色三种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
李悠南心情大好,继续朝着顶部攀登。
不得不说,嘎龙拉雪山这么多年,有从这里徒步穿越的,有沿着老路开车上来的,但几乎没听说过有谁继续攀登上峰顶的。
一方面,这地方的海拔不算高,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并不能让他们名留青史;另一方面,山上的积雪和冰川实在太厚,攀登难度并不低。
山顶的积雪已被冰冻得极为坚硬,稍微底层一点的冻雪估计已有很多年的历史,而山顶的冰川或许得有上万年的历史。
不过总的来说,从这里攀登上去,相比于贡嘎雪山还是要容易一些,坡度没有贡嘎雪山那么大。
登顶后往下望,能够看到他们来时方向的北面晴空万里,有高山草甸,草甸上的野花绚丽夺目,与冰雪景观相互映衬,极为壮观。
李悠南用手机拍了几张照。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李悠南顺利登上了嘎隆拉雪山,而一直跟随着他的无人机缓缓从下面升起,将这一幕也拍摄下来。
李悠南没有大声喊叫,只是朝着无人机挥了挥手。
嘎隆拉雪山是印度洋湿暖气流和北面的青藏高原高寒气流的交锋带,此时他能看到的景观十分雄奇:山口南面云雾缭绕,而北面却是晴空万里,天空中两种不同的气候气流以具现化的方式接触在一起,甚至能用肉眼看到那条交锋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