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小孩子或者青年在这里学习唐卡的艺术,此时,市里的领导正下来视察,在跟唐卡培训班的负责人做指示。
“曾经唐卡静静的挂在寺院里,接受着千百年的香火供奉,如今呢,它出现在城市的画廊、电商平台和旅游纪念品商店,这道古老的风景线,该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洪流,是我们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唐卡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也写满了问号,成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和收藏,也有年轻人开始尝试创新,把唐卡元素画在陶瓷、皮具上,让古老符号融入现代生活,这就很好!”
“挑战的是真的,但热爱也是真的,最好的传承,不是把它锁进玻璃柜,而是让它在市场中得到自己的价值。”
外面领导正在做着指示,声音传进教室里。
罗布措听不懂,也不在乎。
他很喜欢画画,此时注意力完全在老师的讲解中。
老师讲完一段,让他们开始练习。
罗布措拿出绘画工具画了一阵子,还是忍不住又将李悠南送给他的那幅画卷轴打开——只有自己在画的时候,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别人画得有多好。
达瓦顿珠老师一路巡视学生画作,走到教室里最小的罗布措身后忽然停住脚步,目光被定在罗布措手上的那幅手绘唐卡画上移不开了。
“你的这幅画是谁给你的?”老师问。
罗布措有些紧张地望向达瓦顿珠。
达瓦顿珠笑着摇头:“没事,别紧张,我看看这幅画。”
罗布措小心翼翼地将画递给老师。
达瓦顿珠将画放在手上认真端详。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画师,他一眼便看出这幅画的惊人水平——
它并未严格遵循传统唐卡创作技艺,而是用油画线条质感表现手法勾勒轮廓,传达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色彩上运用冷暖对比、明暗过渡,让画面层次感与立体感极强。
背景以油画渐变手法表现空间深远感,更突出主体佛像。
越看越惊讶。
这些年传统唐卡师培训周期长,能坚持十年以上学习的人越来越少,真正掌握核心技艺的画师全国不足百人。
经济压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虽然唐卡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技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年未诞生新的画作大师。
当达瓦顿珠看到这幅画时,第一反应是:这难道是哪位大师的作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