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饶是如此,费南応心中对于对于后者也无有半点艳羡,反只觉可惜。
哪怕费南応知道这是因了衮石禄自觉叶品低劣,能成就正品金丹的概率也不足十一,才出此下策。
衮石禄阳寿尚足,可却偏选了条看似最好走的路,不敢去博那一条阳光大道,反而早早地结成假丹。
这在外头许多人里头,都言其果断睿智,是敦本务实之举。毕竟假丹虽是小道,但也不是想能结便能结的。
衮石禄趁着春秋鼎盛,早结假丹一天,便早一天鹤立于天下筑基之上,自是实惠的。况且衮石禄如此做过之后,也好不让自己太早的从匡琉亭手下这济济人才之中掉队。
南安伯不是普通的宗室新贵那般简单,若真能成上品金丹,那便真是影响整个仙朝的大事。
真到了那一天,后续各大元婴势力中想要攀附的道子、仙姬便不晓得有多少,衮石禄有此危机感,却也正常。但于费南応眼中,这当真是自甘下贱、断绝道途。
客观而言,这条路在衮石禄这等良姓小族出身的人中已算不得差。
费南応也晓得这是自己眼光太高,京畿道中尚有多少名门望族的子弟,也难得到一假丹前程;衮石禄若不是起于行伍,有幸受伯爷青睐,仅凭他那低贱的家品,自难有今天这番成就。
成一假丹,享寿三百载,也足够在那些筑基真修面前称孤道祖了。
二人虽有些观念合不到一处,但到底也是合作数十年的老人了,情同手足有些过了,言一声交情匪浅却是能担得上的。
是以二人这分歧虽然不消,却也不至于因此分道扬镳。加之费疏荷昨日来信中的内容,也使得二位司马稍有紧张的关系又缓和了许多。
二人独处之时,衮假司马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这一点,便是衮假司马成就假丹过后,也未发生半点改变。
于是只听他面带感激之色,率先言道:
“贤侄女之前来信说,瑶儿前些日子行事不周,路中被匪修所劫。幸赖得重明宗蒋青仗义出手,才将瑶儿救回了青菡院安置。不瞒道兄说,闻得此讯,当真是将愚弟惊出了一身冷汗。
近来伯爷未有闭关,正在理事,司马府中不好离人,还请道兄转告贤侄女,日后愚弟定要携礼登门,以馈大恩。”
费南応起初闻得这个消息的时候亦是后怕,衮玉瑶可是给当今慈圣都调过香的典执女官,若真在去寻费疏荷的路上出个什么事情,那的确会产生不小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