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掌门管不得的了。
毕竟重明宗既然享受到了现成、新鲜的仙苗,那么就该当承担后果。这宗门与家族之间,为了争取人心,可还有的斗法呢。
康大宝收好名册,抬头看向裴奕温声说道:
“裴师弟,这些弟子开灵之事,师弟费下心,督促张楽好生教导,只是张楽这丫头修为上头却还是差了一些。
师弟也可在善功堂内颁发些开蒙任务,让家中有暇的弟子接了,去帮些忙。这善功不消师弟操心,便从公帑中出便是。”
“师弟领命,”康大掌门言之有理,裴奕答应之余,却也被打开了思路,开口谏言道:“师兄这么一讲,师弟倒也想起来了一桩一直想做的事情。”
“师弟但讲无妨。”
“启禀掌门师兄,全赖师长遗泽丰厚、师兄持家有道,而今门中诸般百艺所存一阶传承大半齐备。
先前师兄拣选了一批弟子修习百艺,本是英明之举。谁料清云盟作乱,倒是打乱了师兄的布局。现今之前那批了大力气培养的弟子,要么殁于王事,要么.
门中现今除了丹、器、稼、灵鉴、阵法五道,其余百艺,皆无入阶的门人可做教习。
是以师弟想着,是否可以聘请一批有所长的散修客卿,令得他们居在门中引导弟子们接触百艺,万一能冒出一两个可造之材,那自可增加门中底蕴。”
裴奕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康大宝过脑子嚼了几下,倒是有些意动。
为自家弟子聘/拜个百艺师父,在云角州算是个比较常见的事情。
一如当年的康大掌门,便是把亲师弟袁晋送到戚师傅门下拜师,学做器师的。
不过在云角州的散修之中,似戚师傅这般造诣不差、有产有业的却是少数。
大部分百艺造诣不高的散修,就算是开门授徒了,那点浅薄造诣也勾不得别人来拜师。一年到头辛苦下来,手里头也攒不得几块灵石用作资粮。
康大掌门当年跟后面这类散修的境遇相似,在拉下脸来做游商之前,康大宝也是做过几天制符的买卖的。
辛苦了小半年,灵石没赚到,反倒还赚得了“入不敷出”这四个大字回来,还莫说要给两个师弟赚得些资粮了。
裴奕刚才所言要聘的散修筑基,说得自也不是后头这批人。
有一门一阶中下品手艺的散修虽然少见,但只要认真去找,总是能寻到些的。现在世道不好,许多靠百艺吃饭的修士日子也未有从前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