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敌虚实、避强击弱、因势而变,此法不仅是用兵之策,也是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通用智慧”
“哦?”
听到少年的话,这位大将军轻咦了一声,他似乎没有想到对方对兵法也有这样的研究。
“听项泉所说,你年纪轻轻便有宗师境的修为,已是江湖上少有的天才,没想到在兵法一途,你也有如此的研究,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听到此话,修缘摇了摇头。
“只是一些感悟罢了!并没有实践过,我曾听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是两军对垒,我可能不是将军的对手。”
项燕闻言,双目登时一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倒是一句治世名言,也不知出自哪位先生之口?”
修缘眼睛一眯,随后出声说道:“一个老者,具体是谁我也没有问,不过我觉得对方说的话很有道理。”
项燕点了点头,有些感慨地说道:“若是当年赵国知道这个道理,恐怕就不会有长平之祸了!!”
身后的几人听到两人的交流,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古怪,明明刚才还是一副剑拔弩张的局面,可到现在两人却又相处的如此和谐。
忽然,修缘再度开口。
“将军此言差矣!”
项燕眉头一皱,随后朝身侧看了过来。
入眼之人是一个年纪并不大的少年,差不多十三四的模样,一袭青袍,气质绝伦。
特别是对方那双眸子,平静如水却又极为深邃,带着让人看不懂的通透与智慧。
“什么意思?”
修缘伸手一抬,湖水像是受到了什么外力影响,随后在湖水上浮现出一个字,一个“道”字。
看到这一手,项燕眼睛一眯,他们距离湖面少说也有数丈距离,但身边这个少年却能隔空扰乱至柔水流,使之凝结成字,这份内力修为,在他看来,已经到了一个极深的境界了。
“道理就是道理,它一直都在,不是我们说出来,它才在,就算我们不说,它也在。”
“长平一战,看起来只是因为选错了主帅,让一个书呆子上了战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赵国是真的不知道那个道理吗?”
听到这话,项燕眼神忽然闪烁了起来。
作为楚国的大将军,对于战事来讲,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一个国家在应对战事选择主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赵括不过是一个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