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伤亡流离,但骨干犹存!现有登记青壮两万余人,皆经过月余巷战磨砺,熟悉地形,敢打敢拼!其中可称精锐,能随军野战的,约有八千之数!其余人等,皆可负责城防,工事,运输及协助朔方军后勤!”
至于老人和孩子,基本就是一直躲在地下做后勤,甚至没有什么减员,薛景仙顿了顿,只是报出了人数,便接着道:“工匠正在修复军械,打造箭矢,‘震天雷’制作不易,消耗又快,如今存量约三百枚,正全力增产。”
殷灵毓看向郭子仪和李光弼,问道:“郭元帅,李元帅,朔方军情况如何?”
郭子仪起身,肃然道:“回殿下!经出发前整编点验,现有朔方军及灵武带来的各部兵马,合计九万三千人,其中骑兵两万二千,步卒七万一千。”
现在那就不知道了,得等外边儿清点出来才行。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
这些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他怎能不心疼?
再一想起太子都觉得肝痛!
“然……经前日之败,各部皆有折损,建制混乱,士气尤为低落,伤员……恐逾万众,急需药品与妥善安置。”
“粮草……灵武带来的本就不多,沿途消耗,溃败时又遗弃大部,如今……如今军中存粮,即便紧缩配给,恐亦不足十日之用。”
李光弼接口,语气更加直接:“兵器甲胄亦损失惨重,许多士卒溃散时连兵刃都丢了,战马也惊走、伤亡不少。眼下最紧要之事,便是重整编制,补充粮草军械,救治伤员,否则……莫说出战,自保都难。”
堂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形势比想象的还要严峻。长安义军善守巷战,但缺乏大规模野战的经验和装备,朔方军虽是大唐精锐,却新遭重创。
片刻后,郭子仪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看向殷灵毓,拱手沉声道:“殿下,末将有一议!”
“郭元帅请讲。”
“灵武虽偏狭,然当地仍留有部分官员及储备,如今太子已薨,陛下远在蜀中,音讯难通,灵武已无坚守之必要,反而分散力量。”
郭子仪语气坚定,起身拱手道:“末将恳请殿下允准,以殿下名义,传令灵武留守官员,即刻押解所有库存粮草,军械,药材,并召集所有可用文吏,工匠,医官,火速前来长安汇合!”
“如今,殿下据守长安,力挽狂澜,天下瞩目,已是大唐的中流砥柱!灵武那点微末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