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点,清扫其他区域文化,填上同样色块的操作。
这里的统治文化可以用“作画”来比喻。
西方画卷中画得再大,也都是在一个视角范围,这个视角有一个中心,中心外围所有景色都是以中心点为陪衬。而这个画卷在描述日常视角场景时还好,但一旦超过正常视角范围,巨画边缘的场景就很难以视角为中心维持对称了,故,西方作画中凡是巨画,都是相当震撼。正如他们的大帝国一样震撼,这是在宏大体系上精确对应的美。
而东方画卷中“山是山、水是水”“山水之间一线天”,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图,在缓缓展开的时候,每一个场景都是“显山露水”,“山与水”是相连的。即画卷上从临安的皇宫,再到市井,再到城郊。这世间百态,绝不是正常视角中一眼能望尽。但是在作画的时候,每一处都是相连的。
东方治理如作画,煌煌中华,首善之地是画卷中最繁华的,而依次展开,山河全部相连。——对不同地域文化并不是西式“围绕中心统一”,而在于每一处“人文脉络”都不断。
例如现在瀚北和东图之间文化是有联系,东图和黑虬江的文化有联系,现在开始和江南也有了文化联系。当然让女子招待外来者的陋习,太伤风化了,是要消除的。
宣冲几年前求学时,其儒师说过:只要文脉连着,那就是诸夏。
诸夏内土默许了东图和瀚北有了自己的文化,那么瀚北现在抵达冰原遇到土人部落也要默许当地文化。
宣冲:彻底消灭文化会带来报应,因为唯有原住民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才能适应该地区。
从国家战略层面,要将“主脉”中的“分支”延伸到这些地区,最终让自己的人在此地适应。把“该地区文化”和中土文化建立脉络,才是最有效的民族融合方式。
版图的纳入不一定是要“换种”,有时候就算“换种”,人在那儿待不住,待得住的人,不认同中心,最终还是脱离。
高寒带和高原这些地区,对于文明核心区的最大价值,并不是“居住价值”,而是该地区的林业,生态,矿产以及空间价值。
宣冲在2112年以瀚北都护府名义颁布了对北方原住民的态度:当地居民只要愿意归入诸夏分支,愿意将土地交付于现汉进行铁路,水利等公共建设。允许现汉测绘山林,开采必要的矿产。那就享有现汉内的“守社稷之民”的待遇。
“守社稷之民”是现汉内特殊待遇人群,相当于官方认可的地方豪强。话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