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红瓦的太学府中,宣冲自我点醒:“就我这智商和情商,根本顾不来人情世故;我现在只需要成绩!
同时要维持社交圈子,保持成绩优秀,那是在首都区拍摄出来的校园童话式的电视剧。”
上述是宣冲重活一世后,在学习方面的经验之谈。
当凭借成绩进入某个更优秀的班级时,千万别误认为自己站在一个稳定的台阶上。因为再优秀的班级中,也都会有一片被“放弃”的区域。若是不小心沦落到这个区域后,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费。
宣冲的前身刘浩行就是在燕都的贵胄群中踏入了这个“混沌区域”,最终一无是处。宣冲思索了一下,前身刘浩行所在的燕都太学院中,教书匠六成以上都是博士们招的女助理。
宣冲不禁感慨,军营和宫宅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军营,从一万人中选出一百人,那么指挥官关注的是“团队的下限”。指挥官:我这精英士官团一百人中“内门弟子”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必须要比那一万人中的“外门弟子”强,否则,那就是堕了自己带的这个团的声威。
宣冲带兵的逻辑就是这样,最精锐的士官团任何一个人在被下放时,都要能带起来一个大队,丢了脸,有损的就是自己对整个军队的权威。因为军队权威是不得被挑战的,当一个士官被下面人成功挑战,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思考,高级军团内的其他人是否也能被挑战呢?
而宫廷宅院的逻辑,当一万人中挑选出来一百人,那么其宫宅的领导者们始终关注的是“这一百人的上限”,即希望这“一百人”角逐出最优者进入最高的圈子。
至于这一百人中十几个角逐失败的,就是落入到比外面九千九百人中还要下游的水平都是不心疼的。
在大部分宫斗电视剧中,从编剧到观众都不觉得宫斗中几个失败者沦落浣衣坊的结局有什么不妥。话说这些进入浣衣坊的小姐们,若是不进宫,随便成家也都比最终宫斗失败要好。——这就是宫宅逻辑自动会放弃下限。
可以说如果一个圈子是男性主导,那么它就是军事化圈子;但如果是女性主导,那么它就是宫宅化圈子。毫无疑问,宣冲前世的教育环境属于后者。
宣冲依稀记得,前世有一个家长(妈妈)对现状感到破防,她儿子考的是省重点,进入的是尖子班,结果在这个班里面属于“可放弃”的阶层。
“我们这个班哪一个在入学时不是优等中优等,为什么最终都会出现几个不爱学习的,没法教导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