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几秒后,宣冲看着他顿了顿说道:“辛苦了,没死就好。先前我~(“对不起”没有说出口),嗯,你的牢骚我收到了,可以说,你的抱怨有道理,因为我是准备让你马革裹尸的。”
宣冲抬起头对周围将士们坦然道:“因为这场战斗,引诱对面上钩是需要撒诱饵的。所以现在,现在我就在这,你可以骂了。”
在足足沉默了一分钟后,贾里仁看着宣冲,黯然道:“慈不掌兵,将军你,嗯,我不该多言。我只是——”他攥紧床单哭了起来。
整个氛围变得哀伤起来。宣冲也被哀伤感染,但是并没有离开。
或者可以说,自己来“承受将士们的哀情”就是自己的必要任务。
在做决断时要“绝对理性”,但是在“做完决断后”必须要考虑到相关人的情绪。不能高冷地认为自己做得对了,其他人就不应该有情绪。
在前世中,宣冲看《大决战》这类老电影时,能够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那些大能们在每次做完决断后,都会询问“xx们情绪怎么样?”,时时刻刻把xx放在心里。
然而到了自己的时代后,就变成“xx需要接受教育,我们会做好引导工作,努力创造一个健康xxx”
宣冲吐了一口气,如果自己不站出来,面对这些被自己在战术上当作弃子的士兵们,这些将士心里会残留一根刺。
而未来自己还要指挥的话,这根刺,可能会在关键时候阻碍自己再一次对他下达命令,毕竟,人被坑了一次,会心有余悸。如果不找机会让他们说出来的话,今天的这一切会成为这些汉子们心里永远横亘着的一道刺。
战争中执行者们保持理性的前提,是情绪有释放渠道。
宣冲很清楚,自己让士兵们受委屈了,就是来承受的。宣冲拿出了两瓶酒,递给了这些士兵,一起喝。宣冲老爷又一次假喝,用力矩把薄薄的一层酒液附着在了白水上。
喝是假的喝,情则是真情。
在和周边士兵三杯酒下肚后,官兵们终于没有尊卑束缚,放声大哭起来,哭着骂着宣冲是个王八蛋。给你(宣冲)当下属是到了八辈子血霉了。
宣冲一点都不恼,点头赞成;拍了拍这些军士们的肩膀说道:“嗯,把袍泽们都带回家吧。活着的,出列的,都得回家。诸位的待遇,我会按照最高标准争取的。”
贾里仁听到这句话,再次遏制不住情绪,委屈爆发,泪水从眼角落下来。——男儿不是不会哭,而是吃了苦,没人安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